密集預警清盤、延長募集期,公募FOF“成長”瓶頸待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妍君 廣州報道最近一段時間,“長不大”的權益類公募FOF(以下簡稱“公募FOF”)密集發佈清盤預警。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初步統計,7月16日至8月24日,包括南方浩升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期混合FOF、銀河悅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發起式FOF、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期發起式FOF在內,大概有10只公募FOF發佈了清盤預警。

與此同時,7月下旬以來,已有5只公募FOF發佈清算報告。其中,有4只發起式FOF在成立三年後的資產淨值仍不足2億元,故而觸發合同終止條件並進入財產清算程序。

對於近期公募FOF密集發出清盤預警的原因,排排網財富理財師負責人孫恩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一方面,多數公募FOF產品業績表現更多來源於短期的貝塔收益,在今年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大多數產品業績表現較差,流動性較強的公募產品更是贖回量激增,產品規模驟減,加速了整個公募FOF領域的出清。

另一方面,監管對公募產品存續規模要求較高,但近年來,在行情低迷、難募資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爲了保發行,推出了不少迷你型基金,如今按照合同約定的“對應日”難以滿足2億元的規模門檻,導致公募FOF產品不得不被動清算。

艱難時刻

公募FOF迎來艱難時刻,資產規模降至5000萬元以下的產品數量有所增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7月中下旬以來,已有10只FOF發佈清盤預警。

8月24日,中歐基金髮布中歐星選一年持有期混合FOF資產淨值連續低於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截至8月21日日終,中歐星選一年持有期混合FOF資產淨值已連續45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若截至8月28日日終,該基金資產淨值出現連續5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將按照基金合同約定程序對該基金進行清算,且無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8月20日,南方基金髮布南方景氣楚薈3個月持有期混合FOF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在此之前,博時基金旗下有4只養老目標FOF連續發佈了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南方景氣楚薈3個月持有期混合FOF、南方浩升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期混合FOF等多隻基金也發佈了“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公告。銀河悅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發起式FOF則發佈了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公告。

實際清盤的案例也在增加,今年以內已有12只公募FOF發生清算。其中,自7月下旬以來,就有5只FOF發佈了清算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清算的公募FOF大多爲發起式產品,包括恆越匯優精選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中信保誠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FOF、景順長城頤心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FOF。

這些產品均是因爲在成立三年後仍未滿足“資產淨值不低於2億元”的條件而觸發了清盤條件。包括上述博時基金旗下產品,之所以發佈清盤預警,也是因爲即將成立滿三年,繼而提醒投資者“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兩億元,基金將自動清算並終止。”

對於公募FOF資產規模縮水的原因,盈米基金研究院量化研究員張琦煒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權益市場的長期震盪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投資者參與的熱情與市場熱度都在減弱。不少公募FOF都有主動權益基金的配置比例(下限)限制,同時也有業績基準的考覈,因此不會做大幅度的擇時操作,仍以做相對收益爲主。外加權益市場輪動速度加快等,這些因素對偏配置思路的FOF產品來說短期影響較大。”

業績欠佳

理論上,基金單位淨值下跌或基金份額減少都有可能導致基金資產淨值大幅縮水。並且,這兩者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即基金淨值下跌帶來基金份額不斷減少,最終導致基金瀕臨清盤線。

對於規模基礎本就較弱的權益類公募FOF而言,業績表現欠佳是導致其清盤的主因。

從近期發佈清算報告的權益類公募FOF看,多數產品在清盤前的單位淨值不足1元。例如,截至6月28日,景順長城頤心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FOF的單位淨值爲0.7884元;截至7月16日,恆越匯優精選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的單位淨值爲0.6283元。

其他發佈清盤預警的公募FOF也多爲賺錢效應不佳的產品。例如,截至8月21日,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銀河悅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南方景氣楚薈3個月持有等產品的單位淨值均不足1元。

也就是說,上述FOF自成立以來的回報率均爲負數。

實際上,不僅是存續產品的規模步入收縮區間,在發行市場上,公募FOF也難以吸引增量資金。

8月23日,財通基金公告稱,決定將財通頤享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的募集期延長至2024年9月6日。這隻基金於2024年8月5日起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爲2024年8月23日。

國投瑞銀興源6個月定開混合FOF也將募集期延長了10個交易日至9月6日。

同時,7月以來,雖然有2只公募FOF提前結束募集,但這2只基金均爲發起式產品,成立門檻較低——由基金管理人的股東資金、基金管理人固有資金參與認購(持有期限不得低於三年),認購金額達到1000萬元即可成立。

困境與未來

就目前而言,業內對於公募FOF的投資運作,詬病頗多。

孫恩祥指出,公募FOF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策略單一,公募FOF在底層標的的選擇上較爲單一,底層標的多以股票多頭策略爲主,策略本身缺乏多樣性使產品業績同質化嚴重,難以構建較爲完善的資產配置組合;二是雙重收費,作爲多一層收費的FOF產品,給投資者額外增加了投資成本,在行情低迷時期,投資者承擔虧損的同時還要面臨兩層收費,大大降低了投資者配置需求;三是監管政策影響,監管對公募產品存續規模要求較高,極端行情下,隨着淨值下滑和投資者贖回的動作,產品規模不斷驟減,使得組合基金的策略也難以正常運行。

張琦煒則談到了市場環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權益市場波動大,大家普遍在尋找好資產、好策略,底層基金越來越難選。在這種存量市場下,有賺錢效應的賽道或者風格很快就會迎來資金的涌入,接下來就是超額收益開始衰減、過去的‘smart’‘beta’開始擁擠,波動也開始放大。而這種快速的輪動和轉身,對於FOF這個‘慢’品類是不利的。”張琦煒分析。

不過,未來公募FOF的發展空間仍然值得期待。

孫恩祥認爲,目前,無論從整體規模還是平均業績表現上看,公募FOF仍處於發展初期,未來可通過不斷優化進步,爲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孫恩祥具體分析道,第一,FOF產品涉及雙層收費,作爲FOF投資經理,投資底層時應據理力爭到較爲優惠的費率,在FOF層上也應當設置合理的費率,避免重複收費後大幅增加投資者投資成本;第二,隨着市場競爭愈發激烈,FOF管理人應不斷加強內部投研實力,對底層的各種投資策略深度研究,努力做好產品業績;第三,FOF產品雖然能夠通過多元化配置來降低投資風險,但仍需不斷完善內部風控措施,在滿足監管部門對FOF產品一系列要求的同時,應長期觀察所投底層各產品表現,做好風控。

在張琦煒看來,未來FOF的發展應該是更多元化、更專業化的。當前FOF的大多數資產還在配置傳統的國內股債,未來向商品(黃金、豆粕等)、REITs、海外權益和固收等多資產的研究方向上深耕,但也要看到這些資產的風險和投資工具的侷限性。

另有市場人士表示,由於公募FOF涉及雙重收費的問題,部分公募FOF在選擇同等定位的產品時會優先選擇自家基金,這種現象尤其存在於穩健型FOF產品中,因此部分固收團隊紮實的基金管理人有天然優勢。他建議,未來FOF可以通過優化基金組合,降低管理費和銷售服務費來提升FOF的市場競爭力與整體收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