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諮商篩出3分之1高風險個案 年輕人心病找解方

青少年轉大人身心劇烈變化,在同儕與課業壓力下,厭世或心事找出口,年輕人自殺率攀升,免費諮商方案一再加碼確實篩出3分之1高風險個案,但這反映出更要家庭及教育端早期介入。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青少年轉大人身心劇烈變化,在同儕與課業壓力下,厭世或心事找出口,年輕人自殺率攀升,免費諮商方案一再加碼確實篩出3分之1高風險個案,但這反映出更要家庭及教育端早期介入。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資料,全國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中,24歲以下族羣,自民國102年左右起有上升趨勢,106年以來更是呈現持續增加;各年齡層中,僅15到24歲呈現成長趨勢,每10萬人口中自殺死亡從102年的5.2,在111年攀升到10.7。

數字反映出年輕人的不快樂、覺得活得很累很辛苦,爲了接住年輕人,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自去年8月起推動「年輕族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15至30歲民衆每人3次免費諮商。方案有3大目標:鼓勵年輕人勇於求助、尋求及認識心理諮商、加強高風險個案醫療轉介。

此方案推出短短半個月,部分縣市就預約額滿,衛福部緊急追加預算加碼服務。統計到今年3月底,已服務2萬3246人、共5萬8801人次,其中15到23歲者佔約1/3。

臺北榮民總醫院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告訴中央社記者,青少年大腦還不成熟,較易發生部分腦區過度活化、大腦物質太過旺盛,也因此在感受到壓力源時,情緒反應比成人更強烈。

李正達指出,比起成年人,青少年比較會有易怒、情緒失控的情形,好像看誰都不爽,此外也有較高比例經歷幻覺等症狀,例如聽到有聲音批評、取笑、責罵等。

腦區不成熟、荷爾蒙影響、不善表達情緒等種種因素之外,李正達說,有的青春期孩子與父母關係越來越遠,來自同儕、網路、學業等現實社會的壓力又越來越高,導致15歲以上的年紀「比較辛苦」。

臨牀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孟璋指出,心理支持方案讓過往有求助動機、但受限於經濟的個案,瞭解諮商是怎麼一回事,進一步接受長期諮商,或提升未來求助意願。

吳孟璋認爲,對於心理處於亞健康者,3次諮商也已足夠幫助可以提升心理健康適能,學習情緒因應策略、促進正向人際策略等簡單自助方式。

衛福部統計,運用此方案接受諮商的年輕人,其中高達1/3,也就是7800多人爲高風險轉介對象,需要持續追蹤或後續治療;使用此方案諮商後,高達95%認爲對自己有幫助。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也將再提計劃,目前正在研擬中,但對於是否仍是針對15到30歲族羣、方案內容等細節,須待計劃確認後再對外說明。

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韓德彥認爲,這張大網顯然篩出了不少高風險個案;然而「這張網子會不會很貴」卻是大問題。

「諮商本來就很貴」,韓德彥說明,談話治療較適用於中間偏嚴重的個案,不該是第一線處置方式,更不該企圖用諮商取代掉年輕人正常該有的發展,否則就是「在下游補破網」,成本高且效果也更有限。

韓德彥觀察,不少年輕人的心理問題癥結在於人際關係,追根究柢,更和幼年時期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成長過程中手足相處等人際互動不足有關。

「預防勝於治療是鐵的定律,任何疾病越晚處理,就越是複雜難治」,韓德彥說,迴歸回到家庭跟教育端,把資源放在親子教育、壓力調適、人際關係等工作坊與體驗活動;補足年輕人心理需求,應在問題初期就提供學習管道,不是等到問題大到無法解決,才尋求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