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餓一下 抗癌更有效
林口長庚26日公佈最新研究,剝奪免疫細胞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能增強免疫攻擊力,提升癌症治療效果。(李念庭攝)
癌症是國人死因之首,林口長庚26日公佈最新研究,剝奪免疫細胞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能增強免疫攻擊力,提升癌症治療效果。研究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代謝」,成爲全球首分將「代謝免疫」應用於臨牀治療的研究。
林口長庚醫院醫研部主任楊皇煜說明,天門冬醯胺是一種胺基酸,研究發現,限制天門冬醯胺供給免疫細胞營養,反而能啓動免疫細胞代謝適應機制,讓殺手T細胞變更強,更有效對抗腫瘤,體外培養實驗顯示抗腫瘤激素釋放增加10倍。
楊皇煜解釋,腫瘤細胞會極力爭奪周邊養分,導致腫瘤微環境缺乏營養,影響免疫細胞活性。不過,免疫細胞具代謝適應能力,研究進一步確認剝奪天門冬醯胺,能誘導T細胞適應代謝壓力,活化免疫細胞,增強抗腫瘤作用。
目前國內已存在「L-天門冬醯胺酸」藥物,能分解體內天門冬醯胺酸,研究團隊將此藥物搭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1),應用於6位鼻咽癌患者身上。楊皇煜說明,代謝免疫合併療法臨牀測試,在10個月內追蹤腫瘤大小變化,結果顯示4名鼻咽患者腫瘤縮小、1名維持免疫穩定狀態,有1名腫瘤完全消失。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徐正龍指出,該名腫瘤完全緩解者,爲一名57歲男性,原本病情惡化,鼻咽癌轉移到肺部、肝臟,腫瘤復發4年,傳統療法無效。接受創新合併療法後,2個月腫瘤快速縮小,最終在影像檢查中完全消失,目前處於完全緩解狀態。
不過,代謝免疫新療法目前仍非標準治療,「L-天門冬醯胺酸」藥物存在副作用,包括局部刺激感、疼痛、疲倦感,通常幾天內會恢復,但也可能產生較嚴重副作用,如過敏休克。
楊皇煜表示,此研究爲首次在臨牀治療中,證明剝奪特定營養素,可以改變免疫細胞功能,提高癌症治療效果。不過,目前只針對6名鼻咽癌患者進行臨牀試驗,未來仍須展開更大規模臨牀試驗,希望能應用於肺癌、乳癌、肝癌等其他固態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