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中國造船業 拜登政府本週將發佈301調查報告

瞄準中國造船業,拜登政府本週將發佈301調查報告。(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去年4月,美國拜登政府針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發起301調查。1月13日,路透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已完成調查報告,預計將於本週晚些時候、總統拜登離任之前發佈。

按照三名熟悉調查結果的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告宣稱中國在上述領域確實存在「不公平做法」,並有可能就此對中國製造的船隻徵收關稅或港口停靠費。不過,在措施發佈前,預計還將有一段公衆評議期。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說,美方調查人員在報告中聲稱,中國通過「財政支持、對外國企業設置壁壘、強制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盜用和採購政策」,助力本國企業在造船和海事行業「佔據主導地位」,成爲美國重振這些行業的「最大障礙」,並指控中國「人爲地嚴重壓低了海運、造船和物流行業的勞動力成本」。

據報導,USTR調查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在價值1500億美元的全球造船業中,中國所佔份額已從2000年的5%左右擴大到2023年的50%以上,而曾經占主導地位的美國造船企業所佔份額已下降到1%以下。排名在中國之後的兩個造船大國也都在亞洲,分別是韓國和日本。

目前,USTR、美國白宮或當選總統川普的過渡團隊都沒有對上述消息立即發表評論。

由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牽頭的美國製造業聯盟(AAM)總裁斯科特·保羅(Scott Paul)則聲稱,他認爲USTR報告的結論很有說服力。「我們太依賴中國了,我們沒有應急生產能力,造船能力非常有限。對於一個超級大國來說,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USW正是請願發起此次301調查的五個工會組織之一。

所謂301調查,其法理依據來源於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對他國的所謂「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2018年,特朗普政府也曾依據這一法規發起301調查,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高額關稅。

路透13日指出,在過去四年間,拜登政府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川普時期的關稅政策,並進一步加徵新的關稅、實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削弱中國的主導地位。就在上個月,USTR還啓動了一項針對中國成熟製程晶片業的301調查。

儘管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諸多議題上都存在分歧,但就美國造船業面對的困境而言,兩邊似乎有着罕見的共識。

有數據顯示,美國當前僅有20家公共和私營造船廠,而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造船廠的數量曾超過300家。川普上週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造船業正在輸給中國:「我們不再造船了……據我所知,中國每四天就會造出一艘船。我們只是袖手旁觀,這影響巨大。」他說,美國可能不得不讓盟友爲美軍建造所需的海軍艦艇。

川普任命的候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瓦爾茲(Mike Waltz)也一直關注美國造船業的問題。去年9月,當時還是衆議員的沃爾茨與民主黨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馬克·凱利(Mark Kelly)等共同起草了「美國船舶法案」,目標是通過稅收抵免、監管改革、多部門協調等一系列措施,幫助美國造船業減小與中國的差距。

但不少航運專家指出,早在中國造船業發展起來之前,美國造船業已經被日本、韓國企業搶去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美中兩國的造船業未有過直接競爭。英國《金融時報》早前也刊文梳理,美國造船業的萎縮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造船廠和建造能力空心化、船舶工程師和熟練工人減少、全球競爭力下降等。

關於USTR宣佈發起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一事,中方此前已表達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去年4月21日,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在相關談話中表示,美方發起調查「無理無據」,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將組織行業企業進行法律抗辯,會同相關上下游企業參加美方聽證會,切實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去年4月17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對華髮起301調查發表談話。發言人表示,美方申請書中充斥大量不實指責,將正常貿易投資活動曲解爲損害美國家安全和企業利益,將自身產業問題歸咎於中國,既缺乏事實依據,也有悖經濟常識。

發言人指出,美國多份研究報告顯示,美造船業因過度保護在多年前就已失去競爭優勢。美方爲本國產業提供數以千億計美元的歧視性補貼,卻指責中方採取所謂「非市場做法」。事實上,中國產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美方指責根本站不住腳。

「美國上屆政府啓動對華301調查並對華加徵關稅,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受到衆多世貿成員的反對。美方出於國內政治需要發起新的301調查,是一錯再錯。我們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回到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來。中方將密切關注調查進展,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