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婦幼團體拒絕「代理孕母」合法化 「嬰兒不是商品」

近期外界期盼鬆綁人工生殖規範,「代理孕母」也引發討論,在農曆年後召開兩場公聽會之前,今天上午有民間團體提出拒絕人工生殖修法。(李欣恬攝)

近期外界期盼鬆綁人工生殖規範,「代理孕母」也引發討論,在農曆年後召開兩場公聽會之前,今天上午有民間團體提出拒絕人工生殖修法,否則會傷害婦幼權益,臺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表示,代理孕母牽涉到人性與道德層面,且後續效應並不是立法就能夠解決,期盼政府能先暫停修法。

解慧珍表示,在印度、菲律賓,都有代理孕母的工作,在菲律賓更是有代理孕母村,從母親到女兒,都在從事代理孕母工作,她表示,有的孩子生出來後因有先天上的問題而被「退回」,後續也造成許多問題。

解慧珍指出,在臺灣若是領養孩子,後續會有志工追蹤孩子的狀況,但是代理孕母生下來的小孩,如果有先天難以解決的問題,父母親不想養,勢必會成爲人球,後續無人照應,該何去何從。

此外,解慧珍表示,不單單是孩子的後續照應,在人性與道德面,也難以透過法律解決,「當孕母成爲工具,胎兒成爲商品,委託人成爲下訂單的人,家庭基礎是什麼?當『商品』來了,下訂單的人不滿意,那該怎麼辦?嬰兒不是商品,沒有七天鑑賞期。」

臺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單信愛表示,因爲想要有小孩,所以找人生小孩,但一切並非這麼簡單,長遠來看,對於從事代理孕母工作人的心理狀態,也會有影響,盼政府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