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內罷樑不同調 朝野恩仇記待續

▲ 13日將舉行基隆市長罷免案的投票。(圖/翻攝自Facebook/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 罷免謝國樑)

●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即將在週末(13日)舉行基隆市長罷免案的投票,並沒有如想像中出現激戰,投票結果除非有意外,否則可想而知。問題在如果罷免案沒有通過,是不是算民進黨在所謂的大罷免第一仗就輸了,更別談明年2月1日會不會有立委罷免案。基隆市長罷免案,民進黨內部是呈現分歧意見,身爲黨主席賴清德並不主戰,是整個罷免案冷淡下來的主因。

綠營罷樑不同調 基市長罷免案大勢已定

當然在過去二至三個月裡,柯文哲在臺北市長任內涉及的京華城及其他弊案,佔據了輿論和媒體版面,柯案隨着偵辦的進度以及媒體曝光的內容,成爲全國關注的焦點,基隆市長罷免案的細節既沒有新進度,因此,要在媒體及網路上打成熱戰,並不容易,重要是謝國樑本身在市政上也避免犯錯,若在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議題上引起關注並非易事。

▲ 謝國樑在市政上避免犯錯。圖爲山陀兒颱風在基隆多處造成災情後,謝國樑馬不停蹄赴各區勘災。(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仔細觀察,曾經一度熱烈討論一旦罷免案通過後,民進黨要由來誰競選的議題已經消失,過去曾表達有意願參選的前立委高嘉瑜、臺北市議員許淑華及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都已沉寂許久,有人說是民進黨放棄了,其實此案在民進黨內本就是多頭意見無法整合,根本沒有放棄不放棄的問題。

對於罷免案,就檯面上來看,是出任黨秘書長的林右昌,他個人在臉書或者發言都相當積極地迴應,林右昌究竟代表不代表民進黨,這當然是個令人疑惑的問題,所以有人以林右昌爲主解讀民進黨是參戰了,但因爲會輸所以放棄了。

事實上,一位當地的民意代表私下表示,他們也覺得很困擾,雖然林右昌積極表達,但在林右昌之上的黨主席卻沒有任何表態,讓他們也左右爲難,不知要戰還是不要戰。

▲ 雖然林右昌積極表達罷樑決心,但在林右昌之上的黨主席卻沒有任何表態。(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賴未跟進罷免潮 仍苦於朝野對立困局

但據瞭解,黨主席沒有表態,在黨內解讀就是不要戰,不想引起朝野更加對立,林右昌則因爲前後任政績說明的責任,纔不得不屢屢發言。加上當地的罷免團體也非常嚴格限制政黨介入,避免被政治化,因此這場罷免案並沒有看到罷免團體組織和民進黨公職有積極性的結合。

就某種現實面來說,民進黨不打頭打罷免戰,在目前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情況下,自然無法像蔡英文時代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尤其這會期還在審預算,總預算迄今仍未付委,的確是行政部門極頭痛問題,今天吃了沒有多大成效的「和解飯」,此時若爲罷免案再大動干戈,只會促使國會朝野更對立,更不可能和解。

顯然行政部門的意見和看法,贏過了黨部組織部分的想法,因此民進黨在基隆罷免只有零星的議員發聲,整體民進黨中央並沒有再加強任何力道。

▲ 民進黨在基隆罷免只有零星的議員發聲,整體民進黨中央並沒有再加強任何力道。(圖/記者呂佳賢攝)

只是,民進黨這樣隱性的善意,是否會爲國民黨所接受,未來跟罷免團體的互動也是一個問題,這也是賴清德上任一直被藍白攻擊沒有和解之心,賴清德明明就不想進攻基隆罷免案,卻也無法對外釋出正確的善意。黨政之間的整合和溝通也還是存在問題。

賴清德上任之後在兩岸的發言,一直被認爲比蔡英文還強硬,過去中共罵臺灣時,不會直接點名蔡英文,最多就是稱「臺灣領導人」,但最近中共的發言都直接點名賴清德及什麼臺獨分子,中共顯然對賴清德的不滿是比前任高,可能可以跟李登輝並列最討人厭的「臺灣領導人」了。

但在國內政治事務上,賴清德也許不想那麼大的對抗,也或許是沒有那麼席次可以對抗,可是賴清德卻又找不到一個可以改善朝野關係的方法,或許跟韓國瑜合作可以是個開始。

▲ 賴清德苦於找不到一個可以改善朝野關係的方法,或許跟韓國瑜合作可以是個開始。(圖/記者林敬旻攝)

不過,從過去幾十年的政治氣氛來說,對抗的氛圍是越來越重,並沒有想像中可以團結在一起合力做什麼事,所以要賴清德開啓一條朝和解的路,那就要看賴清德的智慧,但大衆其實都沒有抱什麼希望。

朝野最好的和解丹藥還是在於民意。這次國慶晚會或國慶大會,充滿了舊國民黨的色彩,跟民進黨過去全面執政的色彩完全不同,民衆可以明顯感受到兩個不同的政黨在主導我們國家不同部分,立法院是國民黨管的,行政部門則是民進黨管的。

所以,國慶讓藍營的人都活過來的感覺,民進黨支持者則意興闌珊,並沒有很注意,但國慶臺上藍綠主席和民代都齊聚起來。然後呢?

▲ 這次國慶大會,充滿了舊國民黨的色彩,讓藍營的人都活過來的感覺。圖爲昨晚在雲林施放的國慶花火。(圖/記者蔡佩旻攝)

政院、立院互競 朝野恩仇記待續

老百姓未來就會以不同的部份所管來區分兩黨的表現,如果兩黨都還想在下一場選戰中獲勝,行政和立法部分就會是一場比賽,就像上會期,國民黨那些奇怪的國會擴權方案,讓自己搞到民調超低,一直起不來。

而下半年開始,行政部門的表現開始接受人民檢驗,例如房貸事件,央行在前些天放寬了條件才能平民怨,這代表行政部門也隨着民意在修正作爲。

所以,國慶過完,朝野演完一出大戲後,真正在進入國會朝野協商會時,朝野又會如何表現,是不是又要撕破臉打架吵架擾亂不安?這種現象絕對會再發生,如何評價,考驗朝野也考驗選民了。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