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籲開放加熱菸挹注癌藥基金 國健署:於法無據

有民間團體今天訴求開放加熱煙可徵收200億元煙捐稅,用於挹注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但衛福部國健署指於法無據,臺灣戒菸聯盟認爲加熱煙會增加吸菸人口,不符「健康臺灣」理念。

新版菸害防制法去年上路,電子煙及未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加熱煙等新興煙品不可在臺灣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截至今年8月12日,仍無加熱煙通過健康評估。有民間團體及民代今天聚衆在凱達格蘭大道提出加熱煙依法上市,煙捐稅挹注癌藥基金。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告訴中央社記者,所謂加熱煙捐支應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缺口,「沒有法源依據,除非未來修法」。

吳昭軍解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是新成立的項目,所以需要的是新財源,即使加熱煙通過上市,徵收的煙捐稅仍然屬於舊財源範疇,不可能成爲任何新項目預算來源。

他指出,臺灣是民主的社會,所以尊重各界聲音,但站在國健署立場,必須以把關民衆健康、菸害防制爲出發點,加熱煙審查需保持嚴謹態度,不能把其他因素加入。

臺灣拒菸聯盟提到,臺灣一旦開放加熱煙,將新增超過106萬名年輕人天天吸食1包加熱煙,違背總統賴清德的「健康臺灣」的願景,呼籲國民健康署依法行政,不可利用煙捐稅施壓審查委員。

臺灣拒菸聯盟透過新聞稿說明,煙捐稅並非加熱煙的 法定審查條件,廠商送審資料也不包括煙捐稅等資料,特定團體爲營利,施壓政府、犧牲年輕人健康,製造出「開放加熱煙年增超過200億煙捐稅」假議題。

臺灣拒菸聯盟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警示,菸草公司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讓年輕一代對尼古丁成癮,新興煙品,如電子煙、加熱煙等就是菸草公司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