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傅瑩:慕尼黑安全會議氣氛變化的三點印象

名家觀點》傅瑩(右一):慕安會氣氛變化的三點印象。(澎湃新聞)

名家觀點》傅瑩(中):慕安會氣氛變化的三點印象。(澎湃新聞)

名家觀點》傅瑩:慕安會氣氛變化的三點印象。(澎湃新聞)

大陸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委、中國社科院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長,北京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名譽院長傅瑩日前率大陸學者代表團訪問柏林智庫、媒體、外交政策協會和商會機構深入交流,並參加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後,在大陸澎湃新聞撰文,提出對2023年慕安會會議氣氛發生變化、中美關係更「涼」、中歐需要溝通等三點印象。

傅瑩表示,首先,會議氣氛發生變化:

在她多年形成印象中,慕安會是辯論和研討的平臺。今年,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將滿一週年的背景下,會議聚焦俄烏戰事,除了烏克蘭領導人視訊發言,還有美歐多國政要出席,一致挺烏批俄。使得會議成爲一方表達情緒和態度的場所。美國一如既往地有衆多政要學者出席,大談俄羅斯對西方的「威脅」,誓言支持烏克蘭戰鬥到底。難怪美國人經常引用邱吉爾名言:「永遠不要浪費一次好的危機」。

傅瑩稱,其次,中美關係更「涼」:

慕安會上可以強烈感受到美國對華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美方與會者可說是「逢中必反」,中國的意識形態、經濟政策、對俄關係等無一不成爲標靶。美國改變對華態度和政策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快速成長爲世界大國的中國產生了深深疑慮甚至恐懼,害怕中國擁有更多世界權力,從而挑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

一歐洲學者在與中方學者交流時說,無論中國怎麼做,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態度都難以改變,因爲讓美國焦慮的不是中國在做什麼,而是中國的存在本身(who you are),讓歐洲焦慮的則是中國在做什麼(what you do)。確實,歐洲對中國也有許多不滿和意見,但是關注的焦點在於如何解決這些具體問題,克服兩國關係中的障礙。

傅瑩強調,最後,中歐需要溝通:

在柏林和慕安會的交流中,可以感覺到歐洲人對中國的誤解在加深,最主要原因是因烏克蘭問題陷入深深安全危機感時,對中國態度和政策缺乏瞭解。

在對華政策上,歐洲人受到美國影響較大。德國對華戰略一個核心提法,是把中國定義成「制度性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ry)。systemic一詞有「制度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多重含義。歐洲人顯然指的是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另外,rivalry含義比美方提出的competition(競爭)還要重,有非此即彼的零和含義。

傅瑩說,在與德國官方和智庫的討論中,比較集中地探討了中歐分歧問題,尤其一再質疑德方提出的與中國進行「制度性競爭」的意圖,要求解釋對競爭的終局構想。目的是爭出制度優劣、如同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的「才能之爭」嗎?或難道德國設想的是「制度的替代之爭」?冷戰後西方試圖搞民主制度輸出,結果留下的不是戰亂就是社會創傷。而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成功,這絕不是任何外部力量可以撼動的,當然也非其他國家可以輕易複製。

傅瑩稱,雖然德國乃至其他歐洲人在意識形態等方面對中國很難認同,但中方代表團所到之處各方對溝通不僅不牴觸,反而非常歡迎和期待。不少人覺得現在歐洲與中國的關係進入一個更加困難的階段,出現問題時往往讓矛盾和分歧蓋過合作。有德國學者提醒,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已到「臨界點」(tipping point)了,雙方應認真面對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傅瑩強調,確實,中歐關係中有些矛盾看似死結,但既然是結,就有解,關鍵在於能否誠懇相待、坦誠溝通並付諸行動。正如習近平講的,中歐關係關乎全球格局穩定和亞歐大陸繁榮,值得雙方努力維護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