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吳士存:中國2022年南海作爲繼續「穩」字當先
吳士存:2022年南海作爲繼續「穩」字當先。圖爲美軍「卡爾文森號(CVN-70)」(如圖)進入南海海域。(摘自美國印太司令部官網)
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19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2021年南海形勢在中國與東協國家共同努力下出現諸多積極變化,雖有局部不安,但總體穩定可控。展望2022年及今後數年的南海形勢,一些消極因素仍將存在。就中國而言,2022年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應將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確保中國-東協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推進,不受南海問題干擾這一大局,置於優先地位。在加強傳統安全能力建設的同時,也需儘可能避免中美軍事力量圍繞部分海域和航道的「控制」與「反控制」而演變成軍事衝突。
吳士存表示,第一,妥善應對美國因素,以海上維權力量提升和危機管控規則,建設爲導向確保南海和平與穩定。
就中國當前在南海面臨的安全和維護周邊穩定的挑戰而言,硬實力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緊迫和必要。面對「四國機制」、AUKUS聯盟、「美菲越」南海安全合作新動向,中國尤其需要整合並加強海上力量建設,提升威懾力。
他認爲,美國現在是將來也是南海的主要麻煩製造者。除了基地使用、前沿部署、軍事演習、抵近偵察、「航行自由」行動等傳統手段,美國可能還會以「無人化」「智慧化」「航母化」「模組化」等新範式與中方進行海上力量博弈。所以,中國在以硬實力建設應對美國及其盟友軍事挑戰的同時,也要考慮與美國製定新的有約束力的、覆蓋海上、空中和水下的軍艦軍機相遇規則,以避免中美南海日益頻繁和密集的軍事活動而發生海空不測事件。
吳士存稱,第二,維護中菲關係穩定,管控可能出現的中菲南海新分歧、防止產生外溢聯動效應。
近期有菲律賓總統候選人再次提及所謂「仲裁裁決」,還有一些政客在此問題上一反常態。
爲此,中菲雙方未來應繼續努力防止南海爭議再次成爲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障礙。尤其在中菲南海問題短時間內難以徹底解決的情況下,唯有不斷深化海上合作纔是提升互信、鞏固兩國關係的明智之舉。中菲雙方應在已有合作基礎上繼續擴大領域和範圍,力求海上合作取得更大更快進展甚至突破,從而增進互信、扎牢彼此共同利益的紐帶。
吳士存指出,第三,以「疏堵結合」方式,引導或倒逼聲索國的單邊油氣開發向「共同開發」或「合作開發」轉變。
伴隨着美南海政策深度調整、「準則」磋商視窗期縮短和所謂「仲裁裁決」的負面影響,近年來聲索國以在爭議地區推進油氣開發爲主要內容的單邊行動此起彼伏。可以預料,受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發現新的海洋油氣構造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剛性需求、以油氣開發鞏固既得利益和擴大海域主張聲索範圍等因素影響,爭議區單邊油氣活動將會成爲影響未來南海形勢發展主要內因,如果管控和處置不當,也可能會成爲導致中國與有關聲索國雙邊關係倒退的「引爆點」。
因此,如何有效阻止聲索國單邊侵權行爲、防止此類行動產生骨牌效應,事關南海長治久安和中國南海權益維護。他建議,以新思維、新模式,通過非爭議區「合作開發」或爭議區「共同開發」以緩解南海沿岸國對海洋能源的剛性需求,仍不失爲當前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應對其他爭端國單邊油氣活動的一個有效途徑。
吳士存表示,第四,以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爲目標,在保持「南海行爲準則」磋商合理進度的同時,着眼於「準則」後時代的南海安全規則和機制建設。
應根據當前南海地緣政治格局、當事國的利益訴求變化以及美日英澳等主要域外國家南海政策演變,與東協國家共同商討、制定「準則」磋商新的時間表和線路圖。
在穩步推進「準則」磋商的同時,還應前瞻性地着眼於「準則」後時代的南海安全規則和機制建設,以「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爲總目標,把商籤「南海環保公約」及構建區域安全秩序提上議事日程,從而真正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的倡議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