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獨居恐成社會新常態 公部門倡議「學老」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說,長者之間也可互助,年輕老人服務中老者,中老者服務老老者,都是一種互助模式。圖爲在牡丹心社區關懷據點,88歲婦人陳素女牽着84歲弱視的許鄭愛春上洗手間,老同學間相互扶持。記者陳正興/攝影
本報關注新北等六都獨老列冊比率低現象,民代憂心藏着隱身在角落的無助黑數。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說,守護獨老須從個人、家庭、社會多管齊下,最怕長輩拒絕互動,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下,獨居將成爲社會新常態,將加大力道倡議「學老」,學習是預防老化最重要的事。
新北404萬人口中,高齡者破75萬人,獨居長輩日增,新北目前列冊獨居長輩到7月底是7528人,列冊比率偏低。李美珍表示,若目前的支持系統發揮得夠徹底,應該不至於讓獨老感到孤立無援,目前仰賴的鄰里系統、社工等,不可能24小時守着,個人、家庭及社區的力量要並進。
「家人、朋友之間的網絡很重要。」李美珍說,兒女不跟父母同住是趨勢,家人、朋友之間必須建立聯繫及關懷的網絡,發揮家庭及朋友的價值。另,長者之間也可互助,年輕老人服務中老者,中老者服務老老者,都是一種互助模式。
李美珍直言,投入長者照顧與關懷,最擔心是不願互動、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長輩,這時候需要友善團體或找可信賴的人幫忙突破,才能讓長輩願意走出家門或接受別人進家門。
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致力於高齡者議題,開辦「學老志」傳遞學老觀念,曾敏傑說,明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將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臺灣長輩約有13%使用到長照資源,87%是健康或亞健康的老人,談老年議題,不能只聚焦在病弱的高齡者,怎麼讓健康長輩慢一點進到長照體系,對家庭、國家影響甚鉅。
「老化不是65歲纔開始!」曾敏傑說,在學習、面對老化路上,財務、身心、關係都準備好,老化是需要認真學習的,獨居不等於孤獨,和家人同住不一定快樂,即使獨居,若身旁有持續性、互動性的社羣,和老友一起運動、旅遊、學習,都是活躍老化的方式。
明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將破20%,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接住每一位老人,成爲各地政府的重中之重。記者陳正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