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系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 江永平:跟着客戶備料

江永平 小檔案

今年3月,甫上櫃的自行車生力軍—明系集團,前三季營收衝高到21.81億元、年增率達83.8%,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前三季EPS達4.15元、同創歷史佳績,成爲自行車族羣新竄起的一匹黑馬,表現受到同業的高度矚目。

明系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江永平欣慰的說,以「中高階自行車成車OEM及ODM廠」的定位非常明確,客戶包含全球各大品牌,擁有相當多的競爭優勢,包括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模式,與供應商合作關係緊密,以及優異的車架開發能力、高品質的車架塗裝能力,高彈性、更具效率的U型生產線等,且擁有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自動檢測設備,可取代路測。尤其是與零組件廠的合作關係相當的緊密,且類似零件同時有二家以上的供應商,可以掌握產品品質及零件來源。

搶先開發碳纖維車架

民國71年,江永平在一家汽車零件廠工作時,老闆又同時設立自行車組裝廠,江永平因此機遇,從頭開始參與設廠與採購、產品研發和客戶接洽,卻不料,過了三年,當時老闆認爲,自行車代工利潤薄弱,決定結束組裝廠。「我覺得很可惜,加上自己對自行車這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就跳出來自行創業,開始進入自行車行業!」以之前學到的基礎爲主,從行銷、採購、生產到研發設計,均一手包辦。

「剛開始,品質狀況百出」,江永平說,起初不良率達3成,透過不斷抽樣、測試與修正,才摸索出碳纖維技術,但也正因搶先投入碳纖維車架,讓明系擁有客製化能力。「2008年奧運賽奪金的英國客戶,就是委由明系開發的產品、規格,搭配組裝成車,往後都與明系合作開發碳纖維一系列車架,從3D設計圖、外觀幾何圖、車子規格到組車,都由明系經手」,經此一役,明系真正跨足進入了高級車代工市場。

明系重要的轉折點,在民國102年到來。由於大股東資金的挹注,讓資本額從原本的8,500萬元增加到1.5億元。新股東、新資金的參與下,明系砸下逾9億元重金打造的彰化大村新廠,於105年落成啓用,新廠土地面積達3,660坪、建坪8,000坪,年產能可達20萬臺的傳統自行車,產品組合若加入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年產能有15萬臺,在產能稼動率有效運用下,年產值可達50億元。

而自行車產業在最近一段時間,陸續出現了供應鏈不順、遞延出貨,導致庫存成本攀升的現象。先前業者因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持續等變數的干擾,展開「備貨競賽」,出貨量超過實際需求,如今又遇上高通膨,導致民衆的消費力降低、市場需求相當低迷。

據江永平觀察,許多業者前段時間積極備貨、搶貨,供應端產能大幅增加,但實際需求無法立即跟上,造成後續的訂單調整。「明系也面臨客戶調整訂單的問題,但我們跟着客戶調整進料、生產而不受影響」,在他的要求下,從業務、採購、生產到出貨,採取全方位的調整因應,提前掌控訂單狀況及庫存風險,已確認價格的訂單出貨前,對客戶需求相對應調漲價格,來因應物價上漲的風險。

進軍東南亞 首站越南

明系今年還有項好消息,接獲全球自行車前三大品牌之一的新客戶大單。後疫情時代,歐洲國家對自行車的補貼與基礎設施的興建,自行車市場需求暢旺,成長動能無虞,今年明系收到了先前遞延的訂單,加上歐美市場通路庫存偏低,缺料狀況逐步緩解,預計產能在第四季開始發酵,今年出貨量估可達到7萬臺、營收破30億元大關的歷史新高。

江永平說,明系股票順利上櫃後,下一步,將進軍東南亞設廠,看準越南自行車2025年起出口歐盟擁有免關稅優惠,明系將優先赴越南投資設廠,預計三年內看到成果,越南新廠規劃與臺灣廠的產能相當,未來可助攻明系擴大全方位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