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挖掘新質生產力投資機遇 與投資者共享時代紅利
要推動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絕對關鍵。
今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列爲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這份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這也給投資領域帶來了諸多新機遇,根本性、革命性的技術飛躍聯動創新性、深入性的科技資源整合,有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羣。
面對新時代的生產力變革,南方基金2024年重磅打造《向新而行》專欄,聚焦新質生產力的各個領域,攜手相關專家與行業從業者共同探討產業現狀,探索未來科技之新境。
聚焦新質生產力調研AI領域新業態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向新而行》專欄聚焦AI(人工智能)、AI與產業融合、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其中,AI被提及的頻次最高。
比如,在今年科技圈最受矚目的展會之一——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南方人工智能主題混合基金經理羅安安帶領大家現場探展,近距離體驗AI與各種產業的融合,比如,給玉米做“體檢”、通過AI篩選種子、AI用藥說明書、機器人把脈、自動駕駛等,AI就像給生活插上了翅膀,讓一切都變得更加輕鬆有趣。
羅安安坦言:“對於AI的創新應用,我越來越期待。”他認爲,AI產業鏈非常長,包括底層算法、基礎層和應用層,AI的整體產業變革纔剛剛開始,各個領域都有投資機會。“投資者若想跟蹤整個AI產業的發展或享受不同領域可能涌現的投資機會,可以考慮相關主題基金。”
南方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王博在一檔新質生產力特輯節目中,也分享了自己對AI的見解。
王博認爲,人工智能對全要素生產力的提升更值得關注和重視,隨着個別應用的出現,人工智能開始加速發展,產業更應該跟上發展並謀求突破。
目前,層出不窮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陸續問世,在“人工智能+”時代初期,哪些領域值得投資者關注?
王博認爲,首先是AI基礎設施領域,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底座和基礎,對模型的精確度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算力是一張“入場券”,尤其在當前AI軍備競賽階段,算力將呈現非線性的需求增長。其次,隨着芯片、網絡通信的不斷進步,AI應用場景的拓展同樣備受期待,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機器人、汽車智能駕駛、生物醫藥等領域。“我們也將緊密關注並把握這一重大產業趨勢,以期在AI技術發展的浪潮中尋找並把握投資機會。”
關注低空經濟、機器人產業 前瞻佈局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AI產業,《向新而行》專欄還重點關注了低空經濟、機器人等產業。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之一,5月份,南方基金作爲“發現廣州新質生產力”課題調研團隊的一員,與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斌等一同走進廣汽研究院,共同探討低空經濟的發展以及相關產業機會。
南方基金中國國企ETF基金經理龔濤認爲,國有企業在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方面競爭優勢凸顯,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政策支持、資源豐富、公信力高等方面。
龔濤表示,從投資角度看,國企領域應重點關注三大方向,首先是起飛前,即造飛行器,涉及機械設備、電力設備、汽車等行業;其次是飛行中,主要包括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如飛行器起降點以及配套空管設施建設等,由空中交通管理系統(ATM)以及外圍設施通信、導航、監視(CNS)設備組成,涉及衛星、導航、計算機等多個行業;最後是落地後,飛行器能滿足農林牧漁、航空服務性飛行活動以及消費性航空活動等多種應用場景。“隨着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國有企業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引領行業向‘新’而行。”
南方基金中證2000ETF基金經理李佳亮則走進了機器人企業,看到了一系列機器人核心部件,如諧波減速器、機器人關節模組以及高性能的無框力矩電機等。機器人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道:“諧波減速器曾經是國外技術壟斷的高端核心零部件,現在諧波減速器不僅實現了量產,而且在傳動精度和壽命上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李佳亮認爲,人形機器人相較工業機器人擁有更多關節,因此,電驅動產品如伺服、舵機、線性執行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會大幅增加。“此外,隨着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整合將成爲行業趨勢,具有整合能力和規模優勢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投資者可以關注通過併購、合作等方式加強產業鏈整合的企業。”
打造高質量科技團隊 與投資者共享新質生產力發展
新質生產力成爲科技發展的方向,也爲投資市場孕育了一批投資價值較高的企業,如何才能“慧眼識珠”?在這一新方向中挖掘投資機會?
事實上,南方基金近年來高度重視科技領域的投研工作,匯聚了一批優秀的科技主題基金經理和研究員。
據悉,南方基金的科技團隊擁有多名複合學科背景的科技成長方向研究精英,專注於五大研究方向,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多個領域,致力於將研究成果轉化爲基金業績,爲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展望未來,南方基金將繼續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不斷加強科技相關行業的投研人才培養。圍繞國家提出的新增長引擎,公司將深入挖掘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同時,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和產品創設能力,引導社會資本流向戰略新興行業中的優秀和潛力企業。進一步提升科創類企業權益融資的便利性,促進高質量創新資本的形成,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實體經濟創新效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文/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