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女詞人陳妙常,寫了一首“雲雨詩”,用詞大膽男人讀後都臉紅

陳妙常,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一位傳奇女子,她出生於臨江官宦之家,自幼聰明伶俐,容貌秀美。

然而,由於她自幼體弱多病,其父母爲了祈求她能早日康復,將她送到了青石鎮郊的“女貞庵”中,削髮爲尼。

在女貞庵中,陳妙常並沒有沉溺於清閒單調的修行生活,而是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她一邊跟着師傅修行,一邊苦學不倦。

她不僅精通經文,而且詩文俊雅,兼工音律。

到了十五六歲之後,陳妙常突然容顏煥發,光耀照人,活脫脫地大美女一枚。她雖然穿着寬袍大袖的袈裟,但毫不掩飾她的絕世容顏,如同仙女下凡一般,令人目眩神迷。

陳妙常在女貞庵中時常以琴棋書畫爲伴,後由於她的才華出衆,琴聲優美奪人,時常吸引諸多客人來到女貞庵一睹其芳容,其中不乏文人雅士。

宋朝著名詞人張孝祥就是其中一位。

張孝祥,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

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張孝祥考取進士第一名狀元及第,授官中書舍人、直學士。

張孝祥爲人豪邁、坦率,爲官勤政謙謹,辦事公道,顯赫有能。同時他具有深厚的愛國思想。

其代表作《六州歌頭》,全詞悲壯激烈,氣勢豪邁,忠肝義膽,具有強烈的時代影響力。

全詞以壯志難酬的悲壯,表達了對朝廷屈辱求和的憤慨,和對淪陷區中原父老的深切同情。

張孝祥傾慕陳妙常容貌與才華,當時時常去女貞庵與陳妙常交流。陳妙常也十分仰慕張孝祥的才華,不多時兩人便成了親密無間的密友。

張孝祥雖然對陳妙常抱有深厚的情感,但他骨子裡是個正人君子,也是十分正派的人士之一。他時刻警示自己,要與陳妙常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君子不強人所難。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孝祥帶着好友潘必正一起與陳妙常談詩論道。潘必正是個風流倜儻的文人,才華不輸於張孝祥,但他對情感的表達並不像張孝祥那般拘謹。

初見陳妙常,潘必正就被其俊俏的容顏所俘獲,開始對陳妙常展開追求。

一首詞接着一首詞,一首詩接着一首詩輪番轟炸,不多久,兩人之間的情感就超越了張孝祥。

常年居住在女貞庵的陳妙常,何曾體會過這樣的甜蜜呢。她內心開始掙扎,以她尼姑的身份斷然是不允許她與外界男子產生感情的。

然而情竇初開,又如何壓抑得住內心的青春。她的心正一步步被潘必正所吸引。於是,她開始偷偷地寫詩,將所有的情感都付諸筆端,表達着對潘必正的思念。

其中,有一首“雲雨詩”寫得十分大膽,後被一位尼姑發現後交給張孝祥,才得以流傳開來。

陳妙常·《西江月·鬆舍青燈閃閃》

詞中“鬆舍清燈閃閃,雲堂鐘鼓沉沉”,陳妙常借寺院中的寂靜與清冷,反襯自己內心的孤寂和落寞。

“黃昏獨自展孤衾,未睡先愁不穩”,用一個人孤獨的收拾衣物,用靜的畫面對比反襯內心的波瀾。“未睡先愁不穩”,內心是壓抑不住的思念和愁思,如何睡得下。

詞的下闋開始波瀾壯闊,進入高潮。“一念靜中思動,遍身慾火難禁”,根本緊固不住思念,越是想靜下心來,越是思念更切。以至於全身慾火焚身,欲罷不能。

“強將津液咽凡心,怎奈凡心轉甚。”,這時候只能強嚥了唾沫,用來壓抑內心的慾火。誰知道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越是這樣,慾望越是強烈。

在古代的社會背景下,這首詞的赤裸裸可以說已經膽大至極。但越是赤裸裸,越能真切地表達內心的所有情感。

話說,當時張孝祥看到這首詞後,一眼就看出了她是在思念潘必正。籍此,他也豁達的準備放手,不再作爲第三者,爲他們的愛情鋪平道路。

潘必正看到此詞,也被陳妙常的情感所打動。開始更加頻繁的與其交往,後在張孝祥的幫助和撮合下,陳妙常最終還俗,與潘必正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

正因如此,陳妙常和潘必正的愛情故事,也成爲當時流傳甚廣的故事之一,廣爲民間知曉。

以至於到了明朝,兩人的愛情故事還被多次寫進詩作或小說之中。

讀者們,關於“南宋女詞人陳妙常”,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