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問毛主席:您有什麼特長?主席回答後,尼克松向他深鞠一躬
1976年2月21日,尼克松在夫人帕特的陪同下,登上了從美國飛往北京的飛機。在路途當中,尼鬆鬆多有忐忑。
此次訪華距離上一次,已經過去了整整4年。之前他還是美國總統,所以能夠得到中國的款待。可這一次,他已經是一個因爲醜聞而下臺的前總統,所以他心中沒有把握,中國政府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他。
讓尼克松沒有想到的是,在北京落地後,他受到了中國政府外交專員的親切接待。毛主席由於身體原因,無法專程來到機場接機,還專門向尼克松解釋了一番緣由。
除此之外,我國政府對尼克松的所有接待方式都跟之前一樣,並沒有因爲他的身份轉變而有所差別。
在和毛主席會面交談的過程中,尼克松詢問了毛主席的特長,主席只簡單說了一句話。在聽到回答後,尼克松站起身來,向主席深深鞠了一躬。
尼克松的第二次訪華經歷了怎樣的坎坷?
主席是怎麼回答他的問題的?
1972年6月,美國政界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醜聞。
一天晚上,水門大廈的工作人員下班時,看到有幾個西裝革履的人在民主黨辦公大樓附近鬼鬼祟祟。他打起強光手電,走近一看,原來這些人竟然都是尼克松身邊的智囊團成員。
尼克松是共和黨派出來的總統候選人,而他的心腹竟然在民主黨的辦公地點附近逡巡,這很難讓人不多想。
不管是發現他們的工作人員,還是接到報警電話趕過來的警察,大家幾乎都認定,這些人是受到尼克松的派遣,專程來到水門大廈竊取對手的資料。
這件事情,被稱爲“水門事件”,是美國總統換屆選舉過程中發生的最大丑聞之一。
而尼克松對此的態度,卻並不是十分明朗。
所有對他的指責都是基於懷疑,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證據出現,所以他在演講和競選過程中,有意規避這類話題,着重強調自己連任總統對美國民衆的好處。
可誰知道,即使尼克松成功當選,事情的隱患也還是沒有擺平。一封舉報信,直接把尼克松拖向了火坑,讓他萬劫不復。
他頂着巨大的壓力和美國人民的指責下臺,眼睜睜看着自己昔日的對手福特搖身一變,成爲了新一任的美國總統。
美國政壇發生的這件地震般的大事,中國政府也一直在關注。而尼克松的下臺,其實並非中國政府所喜聞樂見。
他自從1968年上臺以後,一直致力於推動中美邦交正常化。他對中國政府的態度始終是親近的,並且在1972年闖過重重阻礙,勝利訪華,與主席和周總理友好交談了許久。
最爲關鍵的是,尼克松一直以來都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這是中美關係中我國所堅持的底線。所以對於這位美國總統,中國一向親近支持。
然而福特不一樣,我國人民不知該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這個兩面三刀之人。
他在1975年訪華之時,稱毛主席是他心中的巨人,對我國政府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十分友好。
然而回到美國後,福特的態度卻來了個大轉彎,他對臺灣問題模糊不清,甚至還想派遣專員在未經中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竄訪臺灣。
他觸到了中國的底線,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所以在福特在位期間,中美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又迎來了僵化。
而面對這樣的變化,蘇聯卻稱心如意。
70年代,中蘇關係不斷惡化,雖同爲社會主義陣營,但兩國卻有着本質上的利益不同。
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兩極格局中的兩端國家,美國和蘇聯,竟然開始抱團,共同針對我國政府。
這兩個國家本身就是超級大國,如今他們表現出一致的行爲和政治主張,對於我國的壓力可想而知。
我國領導人洞察實事,提出了當下的關鍵問題,那就是儘量緩和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我們國家如果生存在雙方夾擊之下,那境地必然十分艱難。
而我國在1972年已經與美國建立了友好往來的堅固基礎,所以完全可以利用尼克松這個中美友好大使,打破目前與美國之間的堅冰,尋求一個新的突破口。
至於蘇聯,他們一旦失去了美國這個夥伴,在國際關係之中必然不會蹦躂得如此猖狂。那麼相比之下,中國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
所以在中美關係和緩這個工作中,尼克松成爲了一個關鍵人物。他雖然已經不再是美國總統,但這麼多年的積澱下來,他在美國政府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而我們國家要做的,就是在事情的緊急關頭,重新邀請尼克松訪華。只要他能來,我們就一定能找到應對辦法。
中國政府向尼克松發出了誠摯邀請,但由於當前美國總統是福特,所以尼克松心中多有顧忌,沒有辦法立即答應。
但是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一直是尼克松的一個政治願景,他不願意因爲自己與總統失之交臂而放棄這個理想。他得想辦法,打破目前的困境。
他的女兒女婿朱莉夫婦,便成爲了尼克松開鎖的一把關鍵鑰匙。
在尼克松的授意下,朱莉夫婦於1975年12月29日到達北京。對於他們的到來,中國政府也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
我們派出了專車接送,爲朱莉夫婦準備了富含中國特色的晚宴,同時也關心他們在中國度過的每一天行程。
31日晚上,毛主席在菊香書屋親切接待了朱莉夫婦。他對這兩個後輩說:
毛主席的簡單幾句話,瞬間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原本朱莉夫婦的態度只是公事公辦,但是聽了這些話之後,他們的心中對毛主席就不由自主地帶上了對於長輩的仰慕和崇拜之情。
這一次的交流十分愉快,毛主席也通過這兩位孩子向尼克松表明了一個態度。中國政府自始至終都不願意與美國交惡,在當前和平的大背景下,中國也將致力於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
換句話說,尼克松的政治願景,其實也是我國政府的政治願景,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
毛主席和中國政府的態度,朱莉夫婦都看得分明。他們回到美國之後,向尼克松準確傳達了來到中國的所見所聞。尼克松於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他得克服困難,再來中國一次。
準備工作做到了1976年2月,21日那天,尼克松帶着夫人登上了飛往中國的飛機。這一次來到中國,相比起四年前來說,尼克松的心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變化。
他知道,自己身上的那些醜聞,中國政府不可能不知曉。他們現在會用怎樣的眼光來看待他,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對待他,這些都是尼克松把握不準的事情。
他如今畢竟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前總統,所以心中多少會有些忐忑。
不過我國政府完全沒有讓他的擔心變成現實,我們對他的態度一如既往。毛主席身邊的心腹親自來到機場接待尼克松,並且向他解釋:
“主席因爲身體原因,沒有辦法趕到機場,不過他一直惦記着您,所以安排我們前來接待,還請您不要介懷。”
事情進行到這裡,尼克松終於看清楚,中國政府抱着一顆包容之心,在用最熱情的態度迎接着他的到來。他心中的大石頭放下了,所以整個人顯得更加輕鬆自在。
這一次,尼克松同樣在菊香書屋見到了毛主席。相比起四年前來說,毛主席好似老了很多。爲了國家大事操勞,真的很耗費一個人的精氣神,所以主席現在雖然思維仍然敏捷,但是言語表達卻已經滯後了很多。
在翻譯的幫助下,他們二人在菊香書屋密談了105分鐘。其實在會談開始前,主席的醫生特意叮囑過他,他的身體無法支撐高強度的工作,讓他一定要注意時間。
但毛主席知道,這一次和尼克松的談話,對於中美關係的未來十分重要。所以他即便是強撐着,也必須把過程撐完。
談話進行到最後時,尼克松問了一句話,毛主席的特長是什麼。這本是一句閒聊,可毛主席回答問題時的態度卻無比認真。
“爲人民服務,這就是我的特長,也是我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聽完這句回答,尼克松對毛主席肅然起敬。一個人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時光之後,依舊能夠不忘初心,堅定自己最開始的政治信念,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
而尼克松也心知肚明,毛主席之所以要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也是爲了進一步爲人民服務。他要爲中國創造一個更加和平和充滿希望的國際環境,所以他拖着病體,也要堅持工作。
聽到主席的回答之後,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帶着滿腔的尊敬和誠意,對着毛主席深深鞠了一躬。
毛主席自然知道尼克松內心的情感變化,他什麼也沒有多說,只是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尼克松的手。
尼克松也曾經當過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所以他深切地知道,擁有毛主席這樣一位英明睿智的國家領導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莫大的福氣。
談話結束時,毛主席扶着警衛員的手,艱難地站起身,抱着最大的誠意,目送尼克松離開。
兩人分別之前,毛主席告訴他:
尼克松當然明白,所以他回國之後,積極發揮自己在政治界的影響力,把毛主席的想法和態度宣傳了出去。
恢復中美邦交,不僅是尼克松本人的願望,不僅是多數美國人民的願望,也還是中國政府的願望,還是毛主席主動提出的政治構想。
在他的積極協調之下,被福特帶歪的美國政府又逐漸恢復了之前對中國政府平和的態度。而下一任總統卡特上位之後,這完全貫徹了中美友好往來的原則。
若要問他爲什麼這麼痛快地做了決定,他會回答,美國政府發生的徹底轉變,完全得益於毛主席臨終前對尼克松的邀請。
而尼克松,也真心實意地把毛主席和周總理當成自己的好朋友。1976年和主席見面時,他就非常遺憾,錯過了與周總理最後一次相見的機會。
9月9號聽聞主席去世的噩耗後,尼克松更是忍不住淚灑太平洋:
“我們二人之間爲數不多的見面場景,我都歷歷在目。如今的中美關係能夠達到這個程度,離不開毛主席的付出和貢獻。如果一個人的壽命是無限的,那麼他真的可以爲中國創造數不清的價值。”
爲了表達自己對故人的深切懷念,尼克松還把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雕像都放進了自己的總統圖書館之內。不管他的身份如何,他都始終記得那些年的那些事。
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沒有毛主席的睿智決定,中國會在怎樣的困境當中求生存和求發展。能爲自己多交一個朋友,那就意味着我們少了一個敵人,主席的深謀遠慮,不得不讓人歎服。
毛主席對於美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態度始終是一致的,只要雙方有友好往來的可能性,主席就不願意樹敵。這是他在外交場上所展現出的果敢和決斷,而且這份魄力,也深深影響着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外交人。我們沐浴在毛主席的光輝之下,成長在新時代的幸福環境之中,必將繼承前人的寶貴精神,開拓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