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接”什麼

(原標題:你在“接”什麼)

▲ 戳藍色字關注我們!

在互聯網視頻平臺上,每當有好事喜事來臨,就常有大批五彩斑斕的“彈幕大軍”涌現,以“接”字爲號,瞬間將彈幕區域填滿,十分熱鬧。

“接考試高分”“接升職成功”“接家人平安”“接好運爆棚”……網友們將自己的心願悉數傾吐爲一個“接”字。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在年輕人之中悄然成爲一種“流行密碼”。

那麼,“接”字的背後究竟蘊含了何種神奇之力?網友們又到底在“接”些什麼?

“接”,作爲漢語常用字,蘊含着“迎接”“接受”“承接”等多重意蘊。日常生活中,它往往搭配其他字作爲詞組出現。而如今,單字“接”卻在互聯網社羣中異軍突起,躍升爲年輕一代網絡生活中的熱門詞彙。

無論是學業、戀愛還是工作,在許多展現美滿生活和喜人成績的視頻內容中,“接”字總是如影隨形。比如,有UP主分享自己被心儀專業錄取的激動瞬間,馬上就被網友刷屏“接”“接”“接”。據統計,2024年,嗶哩嗶哩全站用戶共累計發送“接”字超576萬次。好事降臨,“接”字出行,已然成爲一種新的社交風尚。

一方面,“接”成爲一種“沾沾喜氣”的願望。無論是升學考試、職場晉升,或是情感生活、身體狀況,我們總是希望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能收穫一個與過程相匹配的結果和一份意料之外的驚喜。於是,當看到網絡平臺上他人在分享喜訊時,很多人便會以“接”字來接力。就如同在許願池前合掌祈禱一樣,“接”也成了一種許願的方式。網友們希望“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和好運,有朝一日也能降臨在自己身上,畢竟,“有所願”才更能感知“如願”的喜樂。

另一方面,“接”逐漸演化爲傳遞祝福的方式。年輕人巧妙地以“接”字爲媒介,在互聯網上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傳遞真摯的祝福,意同“恭喜”。這種方式不僅新穎別緻、易於傳播,更在無形中編織了一張情感網絡,拉近了網友們之間的心理距離。當喜逢好事的人在社交平臺上記錄快意時刻時,彈幕區無數的“接”字交織錯落,它們既承載着網友們的心願,也傳遞了對他人發自肺腑的祝福。逢此之時,善意與溫暖也在“賽博世界”裡流淌與傳遞。

對於“接”字的爆火,有些人也會感到困惑不解,甚至直接冠以“無意義”“無聊”等評價。也有人認爲,“接”就是對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空想。

在筆者看來,網友們對“接”的熱衷,不能一味去否定。一方面,它就像我們中國人一貫以來在新年要說“恭喜發財”“福滿安康”等一樣,是一種美好願望的表達,無須過度去上綱上線;更重要的是,應藉此看到青年羣體真實的內心感受。

“接”,雖爲“玩梗式”的存在,卻可能是年輕人釋放情緒的一個出口。在這個節奏不斷加快、人才競爭趨於白熱化的社會背景下,學業、就業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接踵而至,加之面對家庭寄予的厚望、社會生活的變遷,年輕人的內心多少交織着焦慮、失落與迷茫等情緒。正因如此,“接”這個行爲,仿若爲年輕人來了一場“心靈按摩”,藉助於“接”,大家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適當找尋一些鬆弛感。

“接”,除了是“獨樂樂”的自我鼓勵,更是一種“衆樂樂”的共情共鳴。羣體成員的集體行爲往往能夠形成一種凝聚力。在“社會原子化”時代,作爲個體的現代人有時不可避免會面臨孤獨感、疏離感。而相較於閱讀、聽歌等偏私人的活動,在彈幕區刷“接”,更多是年輕人在公共平臺上的“集體狂歡式”表達,藉助這一方式,人們找到了同樣坐在屏幕前的同伴,內心的孤寂感也可能得到一定緩解。

作爲一個年輕人之間共同的語言符號,當“接”字鋪滿屏幕,恰似一羣有着相同願景的人在此刻共同許下心願,這種互動,意味着不少年輕人在虛擬世界裡互相找到了心靈契合與情感共鳴。

一個“接”字,猶如一面鏡子,反映出年輕人仍然相信未來、相信努力的力量。不過,願景固然完滿,但如何真正“接住”好運、“接穩”好運,卻是落在現實生活中的一門實實在在的課題。

相信好運降臨,意味着無論是站在谷底或是山腰,我們都擁有向高處邁進、看山巔風景的期望。很多年輕人都明白,如若僅僅寄期望於通過在鍵盤上敲下一個字,便能如中了彩票頭獎一般,一夜之間飛上山巔、實現人生飛躍,終究不過是陷入了空想主義的黃粱美夢。一旦沉迷於這種如白日夢般的空想,不僅不能幫助我們實現真正的成長與進步,反而可能讓我們錯失寶貴的奮鬥時光。

要想“接”得好,自我修煉少不了。好運不會獨獨偏愛某個人,它青睞的是那些敢於拼搏、勇於實踐的追夢者。回望一些人和事不難發現,那些“接”住好運的人,並非只是等着好運平白無故地降臨在自己身上,而是勤勉於日常,積累於點滴,在年復一年的努力中靜候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終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推廣;“練功房女孩”陳麗君,十八年磨一劍,最終憑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火爆出圈……自身實力充盈之時,好運方能被穩穩“接住”、“深深”紮根。

盡心耕耘於因,淡然面對其果。即使月亮還沒來,也能迅速調整心態,並再一次出發,不應失去那股“何時都能撲騰一番”的勇氣和“跟生活較勁到底”的韌勁。每一次的“未接住”或“接不穩”都不是終點,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要相信,通過不斷積累知識、提升技能,哪怕從小事做起,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都能幫我們修煉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而如何從實際出發,讓年輕人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氣“接”住穩穩的幸福,也需要政府、社會多方發力,拿出切實舉措,關心和解決青年一代的“急難愁盼”問題,幫助他們化解後顧之憂,更好地成長成才、實現夢想。

願大家都能心懷希望,步履堅定,大大方方地“做夢”,勤勤懇懇地“追夢”,最終穩穩地“接”住那翩然而至的好運。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