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營造 永續嘉義

阿里山茶山社區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涼亭文化節」,每年有數千中外遊客來訪。(嘉義縣農業處提供)

茶山社區連霸金牌農村

農業部每3年1屆舉辦全國金牌農村競賽,本屆共有近千個社區報名角逐,最終決選出5金、6銀、7銅及4優等獎,能夠入圍決審單位,足以稱爲臺灣農村典範,而嘉義縣不僅從未缺席決審,更連屆穿金又戴銀,包括第2屆拿下金牌的阿里山鄉茶山社區,獲銀牌的新港鄉板頭社區,以及第3屆奪下雙銀的梅山鄉太平社區、阿里山鄉山美社區,在在都是臺灣農村典範。

金牌農村茶山社區88風災後重生、茁壯,榮獲第2屆金牌的茶山社區又名「珈雅瑪部落」,88風災過後,靠着族人互助度過艱難,2012年通過農再計劃,以「人人有一技、戶戶有小業」爲目標,投入社區風貌改善、社區人才培育,並結合跨越3種種族文化,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涼亭文化節」,每年有數千遊客來訪,吸引青年返鄉。

在兼顧生態保育,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理念下,茶山社區成立阿里山鄉雜糧產銷班,推動傳統作物友善耕作,使得農田復耕,改善居民經濟狀況,具走向國際觀光潛力而獲獎。

新港鄉板頭社區是交趾陶剪黏技藝重鎮,彩色城堡建築以超過40噸淘汰馬賽克磁片和餘料,花2年多時間打造而成。(嘉義縣農業處提供)

板頭社區以交趾陶美化社區

於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是80年代寺廟剪黏、交趾陶發源地,至今仍有約60位藝師從事交趾陶工藝創作,並以百年工藝美化環境,整個社區都是網美景點,隨「南笨港休閒農業區」、「南笨港雜糧生產合作社」陸續成立,社區產業朝向六級化發展,具有自主且永續發展的潛力,目前與在地農民契作芝麻面積8公頃,生產的胡麻油獲選2020水保局農村好物殊榮,入選嘉義優鮮伴手禮品牌行列。

太平雲梯成太平社區經濟命脈

梅山鄉太平社區開發至今200多年,是全臺最早的高山老街,當地不只有知名梅山36彎,橫跨太平山與龜山間的景觀橋「太平雲梯」,不僅讓人口流失的太平社區知名度大增,帶來絡繹不絕遊客,更成爲小山村主要經濟命脈,若說太平雲梯是社區經營主體,「太平老街」就具加乘效益,尤其社區長年透過藝術營造,打造街景特色,進一步老街店家,創造青年返鄉、外地人移居落地的機會。

山美部落保育結合鄒族文化

阿里山鄉山美部落以達娜伊谷溪,寫下自然生態與五姓族人共治的一段跨世紀追尋魚的漁獵生活志,隨着88風災後部落重建,社區自發性透過生態保育結合鄒族狩獵文化,包括達娜伊谷的魚覆育、耆老協助傳統家屋重建等,都展現出當地鄒族文化特色,進而發展出新形態「永續農遊」農村體驗典範,未來將朝國際化農遊理想邁進。(嘉義縣政府農業處廣告)

領航員:翁章樑(嘉義縣長)。「金牌農村競賽」爲3年一度的國家級賽事,舉辦3屆以來,嘉義縣都有社區拿到金、銀牌等好成績,這是嘉義縣的榮耀,也是身爲農工科技大縣的底氣,特別是得獎社區都具有生活、生態、生產均衡發展的特色,爲地方帶來發展願景,期許國人一起走進鄉村,體驗純樸、真摯的農村風情與美感,啓受金牌農村滿滿的動能。(嘉義縣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