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打小報告,要求禁用DeepSeek

OpenAI又雙叒叕對DeepSeek下黑手了!

就在上週,3月13日,OpenAI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份長達15頁的“舉報信”,稱DeepSeek R1會帶來“重大風險”,並要求美國政府採取行動。

不僅偷偷打小報告,OpenAI全球事務副主管克里斯·勒漢更是公開聲稱:“在關鍵基礎設施和其他高風險應用中使用DeepSeek會帶來重大風險,因爲其可能受到中國政府的操縱。”

“DeepSeek侵犯知識產權,其用戶可能面臨隱私和安全風險。”

一場針對DeepSeek的幕後黑手,正在全世界內爆發。

OpenAI的“陽謀”

OpenAI對DeepSeek的攻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今年1月,OpenAI聲稱已經發現了DeepSeek在模型開發過程中使用了未經授權的“蒸餾”技術,並將其視爲一種知識產權侵犯行爲。

但OpenAI又拿不出證據,導致它的指控遭到許多專家和媒體的嘲諷。CNN直指OpenAI虛僞,稱其有意抹黑競爭對手;Meta首席科學家楊立昆直言擁有OpenAI有一種“錯位的優越感”。

最終這場“虛無縹緲”的指控,以OpenAI始終找不到實質證據,最終放棄起訴而告終。

但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始終不服氣,不但在社交平臺公開挑釁DeepSeek,表示“我們會推出更出色的模型”。

但這個“更出色的模型”還沒等到,就先等來了“更貴的模型”。

2月28日,OpenAI發佈了GPT-4.5大模型預覽版本,卻僅限每月支付200美元的Pro訂閱者使用。

當OpenAI宣佈GPT-4.5定價時,整個AI行業都爲之震動。從API調用的價格來看,輸入每100萬tokens需75美元 ,輸出每100萬tokens則高達150美元。這一價格與之前的GPT-4o相比,輸入價格暴漲了30倍,輸出價格也大幅提升。

按照DeepSeek API價格計算,GPT-4.5輸入價格(緩存命中)是其1000多倍。

過於高昂的定價最終導致GPT-4.5並沒有取得理想成績,OpenAI“以技服人”的美好願望最終破滅了。

於是它們就再次選擇了抹黑DeepSeek,提交了一份長達15頁的信函,希望美國全方面禁止DeepSeek。

同時,這也是OpenAI在響應特朗普“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的新提案。

提案中,OpenAI提議參考拜登政府的出口規則,採取分級制度:

顯然,這份文件已經將美帝嘴臉暴露無遺,AI科技軍備賽已經演變成一種“科技冷戰”。

多個國家都在針對DeepSeek

不止OpenAI,也不止美國,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相繼對DeepSeek採取了禁用或限用措施,理由大多是所謂的“安全風險”和“數據隱私”問題。

其中最先下手的是意大利。

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以DeepSeek違反了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爲藉口,宣佈禁止使用DeepSeek。

澳大利亞內政部部長託尼・伯克強制要求所有政府機構禁止使用或安裝DeepSeek產品、應用和網絡服務,並從所有澳大利亞政府系統和設備中刪除所有現有的 DeepSeek 產品、應用和網絡服務。

託尼・伯克公開聲稱:DeepSeek對政府技術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立即實施禁令是爲了“保護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韓國國防部宣佈,已禁止DeepSeek訪問其聯網軍用電腦;韓國教育部在全國教育系統內禁用了我國的DeepSeek模型,從小學一路延伸到大學,只要跟教育沾邊的必須得全面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還給自己留了個後門,允許研究生院在學術研究中使用DeepSeek。屬實是禁止歸禁止,但也不能耽誤自己。

眼看衆多小弟如此給力,美國也不甘示弱,美國國會、海軍、五角大樓、NASA等政府機構和部門也紛紛對DeepSeek下達了禁令。

甚至在今年1月29日發佈《2025年美國人工智能能力與中國脫鉤法案》(Decoupling Americ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from China Act of 2025)。

法案禁止美國人協助中國推動AI,並禁止美國人下載或使用DeepSeek,否則將被定性爲犯罪,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及處以100萬美元的罰款。

在美國的“旁推側敲”之下,彭博報道,已有數百家美國公司,尤其是與政府相關的企業,都已經屏蔽了DeepSeek。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對中國下手,曾經的5G和半導體領域,他們都用過同樣的手段。

而DeepSeek,也享受到了華爲公司的待遇。

科技霸權or科技平權

不論是美國還是韓國,封禁DeepSeek給出的理由永遠都是“安全風險”和“數據隱私”。

但實際上,這是一場關於技術霸權爭奪、地緣政治博弈與全球AI產業格局重塑的縮影。

封禁真能解決問題嗎?

在DeepSeek之前,曾經AI 技術被認爲是高不可攀的“貴族科技”,只有少數巨頭才能玩得起。

OpenAI、Google、英偉達這些“科技寡頭”,就像矗立在AI領域的高山,俯瞰着山下苦苦掙扎的後來者。

但這一次,DeepSeek-V3和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直接改變了AI世界的規則,更重構了全球AI競爭的邏輯:從依賴資本與硬件的“軍備競賽”,轉向算法優化與生態協作的“效率革命”。

DeepSeek的開源模型,以及它連續7天的“開源周”,將代碼、技術、模型都分享給了全世界,把AI從“算力壟斷”中解放出來,成爲“人人可用的AI”。

寡頭所謂的“AI霸權”開始動搖,所有人都意識到:AI競賽的勝利者,不是擁有最多芯片的一方。

這是一場真正的技術平權,也是AI普惠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