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軍事專家熱議陸新世代戰機:未來空戰中有更重要任務
大陸自媒體制作的殲-20 戰機(左)與瀋陽飛機公司近期亮相的新戰機比較圖。(圖/觀察者網)
近期有關中國出現2款新型戰機,許多分析人士認爲可能是正在開發的6代戰機,但亮相多日以來仍未獲官方確認。雖然如此,歐美軍事專家對此熱烈討論,多數專家認爲新戰機亮相是中共積極開發新一代戰機的明確信號,其研發方向是擔當「網路中心戰」的指揮中心,而非一線戰機。
據《觀察者網》引述軍事專家分析說,上個月引發熱議的這款新戰機可能會爲了執行其他任務而犧牲一些靈活性,以及執行航母艦載任務的機會,而新機型所要扮演的其中一個角色可能是在整個編隊中負責收集、處理和發送信息,確保所有作戰單元對戰場有統一的認識,可以說是一種「力量倍增器」。
美國空軍前戰鬥機飛行員、曾任F-16蝰蛇飛行表演隊指揮官沃特斯(John Waters)在其主持的播客中指出,中共這款新戰機無尾翼,因此看上去更傾向於追求低可探測性的特性,而非機動性。若與美國空軍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比較,機動性較低不應成爲一個問題,因爲這些大型飛機並非是爲了開展近距離空戰而設計的。
資深航空航太作家、諾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前高管斯威特曼(Bill Sweetman)也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說,「近距離空戰的相對重要性正在下降」,他推測中方這款新戰機的主要任務將是「攻擊敵方空中力量資產」,包括戰鬥機、加油機、預警機以及空中、地面和航空母艦上被稱爲「天空之眼」的空中預警機。
澳大利亞空軍退役軍官、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GAI)客座研究員萊頓(Peter Layton)表示,中方新戰機的設計更類似於以遠端和高速攔截能力而聞名的俄羅斯米格-31戰鬥機。分析師估計,新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45噸,已超過了米格-31的上限。萊頓認爲,幾乎一模一樣的雙輪主起落架證明了這款戰機的巨大重量,它的其他用途可能包括:爲中國戰略轟炸機提供遠端護航,以及在地面防空系統無法覆蓋的地區執行戰略防空任務。
其他分析人士中,YouTub《歐亞海軍洞察》頻道博主、目前在紐西蘭的海軍軍事評論員Lu Guo-Wei認爲,中方新戰機是轉向「網路中心戰」這一大趨勢的一部分。新機型龐大機身的中央和側面武器艙表明,它可以攜帶重型載荷,其最高速度超過4馬赫。不過,考慮到價值和成本,新戰機更有可能在一個更大的系統中充當「節點」,而不是在前線領導戰鬥。
美國知名智庫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格里科(Kelly Grieco)持有類似觀點。她說:「對中美而言,下一代戰機都是圍繞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概念設計的。」這些系統的大量部署將提高即時態勢感知能力,若與更高的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分析能力相結合,就有可能加快戰爭節奏,縮短「殺傷鏈」。
港媒《南華早報》指出,儘管關於這款神秘飛機的功能有很多爭論,但大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爲它不太可能具備艦載能力,主要是因爲其「大尺寸、大重量和三發設計」。在此次出現的2架新戰機中,在瀋陽發現的那架似乎更像是爲航母作戰而設計的。
俄羅斯軍事專家、退役上校霍達廖諾克(Mikhail Khodarenok)在《今日俄羅斯》(RT)上提醒道,不要僅憑戰機的外觀就立刻下結論,現在判斷新飛機是否屬於第6代還爲時過早。他強調,現代飛機的性能不是由機身甚至機載設備(無論是雷達還是航空電子設備)決定的,而是由將各種武器納入單一網路的綜合通信系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