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當地時間10月4日,在針對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關稅的最終投票中,歐盟成員國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未能阻止歐盟委員會(歐委會)的徵稅提案。不過,歐委會4日稱,將繼續與中方談判,探索“替代解決方案”。不少媒體指出,大量棄權票凸顯成員國對挑起對華“貿易戰”的不安。

歐洲新聞臺和美國彭博社4日援引消息人士披露,投贊成票的是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立陶宛、保加利亞、丹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荷蘭和波蘭10國,其人口占歐盟人口總數的45.99%。

棄權的12國是瑞典、西班牙、比利時、捷克、希臘、克羅地亞、塞浦路斯、盧森堡、奧地利、葡萄牙、羅馬尼亞和芬蘭,其人口占歐盟人口總數的31.36%。其中,西班牙在7月的諮詢性投票中曾投贊成票。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本月訪華後,公開反對對華加徵關稅。

投反對票的是德國、匈牙利、馬耳他、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這5國人口占歐盟人口總數的22.65%。其中,斯洛文尼亞和德國在7月投票中投的都是棄權票。

票型圖 彭博社製圖

按照歐盟議事程序,要讓歐委會擱置加徵關稅的決定,27個成員國中須有15個成員投票反對,同時它們代表的人口數量須至少佔歐盟總人口的65%。多名歐盟外交官對“政客”新聞網歐洲版表示,這一票型實際上意味着歐委會可以自由決定下一步行動。

歐委會4日在投票結束後發表聲明稱,歐委會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提議獲得了歐盟成員國的“必要支持”。

但聲明補充:“歐盟和中國將繼續努力探索替代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必須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HO)規定,能夠充分解決委員會調查所確定的損害性補貼,並且可監控和可執行。”

根據該聲明,歐委會最遲將在10月30日公佈加徵關稅的最終實施條例,其中將包含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所謂反補貼調查的最終結果,相關規定則將從次日生效。這將爲歐中之間的談判留出時間。

歐委會貿易防禦司司長馬丁·盧卡斯9月底曾表示,即使在表決通過、關稅上路後,歐委會仍願繼續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徵收關稅的潛在協議。他當時說,歐盟與中方的技術性談判已升級至幾乎每天進行一次,並可能延續到10月底以後。

“在法定期限之後,價格承諾或任何其他解決方案仍可被接受。”盧卡斯說,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經提交了修改後的提議,儘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截至目前提議仍未被接受。

價格承諾是指,在中國車企向歐盟出口時,主動擡高售價、控制出口數量,減少對歐洲公司的“傷害”,換取歐盟取消關稅。據路透社2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談判中的一項方案是根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電池性能,以及是兩輪驅動還是四輪驅動等因素,計算最低進口價格。另一種方案是承諾在過渡期內對歐盟進行投資,並設定配額。

在歐委會8月20日披露此案終裁草案後,中國業界就曾提出價格承諾解決方案,但遭到歐方拒絕。商務部當時對此深表失望,並提到多個歐盟成員國都對價格承諾解決方案表現出較大興趣。

上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歐洲展開旋風訪問。9月19日,王文濤在歐盟總部會見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據商務部消息,雙方明確表達了通過磋商解決分歧的政治意願,一致同意繼續推動價格承諾協議談判,全力致力於通過友好對話磋商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德國財長迴應,歐盟中國商會:強烈不滿

“儘管歐委會投票支持(加徵)關稅,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不應該引發貿易戰,我們需要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投票結果出爐後,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4日在社交平臺如此警告道。

對於最新表決結果,代表德國汽車企業的行業協會很快表達了不滿。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米勒(Hildegard Müller)4日表示,德國政府的反對票發出了“正確信號”,“爲了經濟、繁榮和增長,德國政府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支持歐洲和德國汽車行業及其員工的利益,並在今天的歐盟決定中投了反對票”。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總幹事塔尼婭·格納(Tanja Gönner)則發表聲明強調,相關決定不應終結雙方的對話,德國工業界呼籲繼續談判,防止貿易衝突升級。與此同時,歐洲工業界與中國穩定經濟關係的利益也必須得到平衡考慮。

格納表示,支持在符合條件時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以保護歐洲市場免受不公平競爭,但也必須平衡保護與開放,維護歐中穩定的經濟關係。她進一步重申,歐中兩大經濟體應在合作中注重風險管理,避免潛在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和寶馬集團也一直敦促柏林投票反對提高關稅,並敦促歐盟與北京進行談判。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齊普塞上週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額外關稅會損害活躍於全球市場的德國公司,並可能引發貿易爭端,最終誰也不會受益。因此,德國政府應該採取明確的立場。”

此外,旗下擁有瑞典沃爾沃汽車和英國蓮花汽車的吉利控股集團也批評了這一決定,稱其“不具有建設性,有可能阻礙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最終損害歐洲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

據央視新聞,歐盟中國商會4日發表聲明,表達對歐方推進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表示強烈不滿。

聲明說,中歐談判團隊仍在緊鑼密鼓地談判中,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商會因此強烈呼籲歐方審慎行事,推遲關稅施行,致力於通過對話磋商妥處摩擦和分歧,避免雙邊貿易摩擦升級,共同維護中歐及全球綠色清潔領域的自由貿易和繁榮,以實際行動推動雙方及全球應對氣變的努力。

聲明說,商會再次強調,歐盟對華電動汽車發起的反補貼調查是政治驅動下的不公正的保護主義做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所形成的競爭優勢絕非來自補貼,而是來源於激烈市場競爭下所發展的整體供應鏈優勢。徵收高額反補貼稅不僅影響中國企業,也將對歐洲及全球企業在華生產電動汽車帶來干擾;對原產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不會增強歐洲及其他市場本土產業的韌性,反將失去相關中方對歐投資,最終削弱歐洲市場自身的競爭力和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活力。

2024年9月25日,合肥派河港,等待裝運的新能源汽車和集裝箱 視覺中國

德國呼籲“政治解決”,匈牙利警告“經濟冷戰”

歐盟目前對所有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的關稅。去年10月4日,馮德萊恩啓動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8月20日預披露的終裁草案顯示,歐盟擬對自中國企業製造的進口電動汽車疊加收取17%至36.3%的關稅,特斯拉則獨享9%的稅率。

上述草案公佈後,中國企業及其他受影響公司被要求在10天內提交對新關稅的評價,據稱,歐委會參考了這些評價,並根據企業提供的新信息,有意對關稅稅率做出進一步微調。其中,特斯拉適用的單獨稅率從9%降至7.8%,比亞迪17%的稅率維持不變,吉利從19.3%降至18.8%,上汽集團和其他“非合作公司”適用35.3%的最高稅率。

馮德萊恩講話 資料圖

儘管不少外媒將這次時隔一年的最終投票結果稱作馮德萊恩的“勝利”,但報道也指出,棄權票數量之高反映了歐盟成員國內部的疑慮。彭博社稱,大量的棄權票顯示許多成員國對此舉可能挑起對華“貿易戰”的不安。“歐洲動態”(Euractiv)稱,許多分析師認爲,中國可能很快出臺對歐盟白蘭地、豬肉和乳製品的關稅。

在4日投票前,談及對中國的關稅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警告,當前歐盟經濟戰略代表着一場“經濟冷戰”,而匈牙利不想被擠進任何一個集團,希望與雙方保持貿易往來。他還說,如果世界經濟分裂爲兩個集團,歐盟製造的產品將越來越難銷售。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上週說:“我不贊成反補貼關稅,因爲這可能導致反制措施,並將我們捲入與中國的關稅爭端,甚至關稅戰。”他表示,更好的方案是“政治解決”,“我正在努力尋找一種不會將我們引入關稅戰的政治解決方案”。

德國反對電動汽車關稅上的立場一直比較鮮明。彭博社分析稱,德國擔心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能會給其低迷的經濟帶來進一步的打擊。過去20年來,德國企業一直在擴大與中國的業務聯繫,以便向中國日益富裕的中產階級銷售出口產品。去年,德國車企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中國市場。

有消息稱,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期一直在與歐盟其他領導人聯繫,試圖阻止對華加徵關稅。榮鼎集團中國事務高級顧問、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本月1日披露,朔爾茨甚至一度威脅要撤回對馮德萊恩連任歐委會主席的支持。

中方早前多次已表明,歐盟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及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及全球汽車產供鏈穩定,最終亦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希望歐方正視事實,做出合理、客觀的決定。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均表示,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