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線 8月開盤漲幅擴大
除了銀彈四射,各國拚經濟搶出口,航商國家隊也紛紛加入救援行列,陽明29日宣佈進行臨時性運力調整,針對目前艙位吃緊的歐洲、北美洲航線,在8月各加開一班5,500TEU(20呎櫃)、4,000TEU的加班船停靠臺灣港口,持續配合交通部航港局國際海運運輸平穩工作小組運作,在THE聯盟合作架構下尋求可行方案以增加臺灣出口艙位,舒緩一艙難求困境。
此前市場傳出德國的赫伯羅特等歐洲航商,在大陸優先撥出艙位挺歐洲企業出口;韓國政府則要該國託運人與韓籍船公司簽約,保證有艙有櫃,政府再補貼兩成運費。
今年來有多隻黑天鵝連續重創全球物流鏈,從蘇伊士運河卡船、鹽田塞港、北美大火,到歐洲、河南水患等,造成鐵路等內陸運輸不通或暫緩收、出貨,讓全球貨櫃塞港更嚴重,推升運價直升。據貨櫃運輸平臺Seaexplore數據,目前各大洲逾120個港口陷入擁堵,主要航商逾300艘船徘徊在港口外等待進港。
貨代業者指出,歐洲水患嚴重,多條到鹿特丹港、漢堡港口的鐵路嚴重中斷,已對汽車、家用電器等產業造成連鎖反應。
另大陸河南水患造成公路貨櫃運輸中斷,上海港、舟山港在煙花颱風過後,預估港口船舶停泊時間會延遲4~7天。目前各國皆面臨出口艙位不足與供應鍵吃緊困境,業界預估,塞港情形可能延續到2022年農曆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