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梯吃力?用老公寓換住電梯大樓!北市「青銀換居」65歲以上適用

高齡者隨着身體機能退化、膝關節磨損,上下樓梯非常吃力,對此臺北市推出「青銀換居」計劃,簡單來說,鼓勵長輩換居到臺北市設有電梯的社會住宅,同時釋出手中無電梯的舊公寓經由包租代管方式,出租給需要的年輕人承租。 示意圖/Canva

用公寓換住電梯!全臺十萬戶長者住在沒電梯老宅中,因爲膝蓋不好、減少出門機率,老公寓宛如成「囚籠」。臺北市府推出「青銀換居」方案鼓勵65歲以上的高齡者釋出無電梯公寓,換居到有電梯的社會住宅居住;舊公寓則以包租代管方式承租給年輕人,以換屋方式輕鬆入住電梯社會住宅,符合規定者最長可承租12年。有哪些電梯大樓可選?如何申請?月租金多少?本篇一次看。

什麼是「青銀換居」 ? 公寓換電梯好機會!

「老人困老屋」是當前的高齡的居住現狀!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最新資料顯示,臺北市僅有老年人口居住的住宅約有10萬戶住宅,其中獨居者就逾8萬戶,顯示獨居老人問題嚴峻。臺北市111年老年人口占比正式突破20%大關,成爲六都中率先邁入進入超高齡社會的都市,顯示臺北市正面臨「老人困老屋」的困境。

高齡者隨着身體機能退化、膝關節磨損,很多長者上下樓梯非常吃力,有些住在公寓4、5樓的長輩,下樓一趟就可能折騰1、2個小時,將出門視爲畏途,更是生活中最大的難題。對此,臺北市推出「青銀換居」計劃,簡單來說,鼓勵長輩換居到臺北市設有電梯的社會住宅,同時釋出手中無電梯的舊公寓經由包租代管方式,出租給需要的年輕人承租。

北市青銀換居計劃,以屋換屋協助長輩入住電梯大樓。 圖/臺北市都發局

青銀換居條件:

1.年滿65歲長者與其照顧者(配偶或戶籍內直系親屬)。

2.在臺北市持有合法不動產,不超過2戶,且需符合以下條件。

3.申請日期: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

4.租期規定:每期租期最長3年,期滿若仍符合規定可申請續租,最長不超過12年。

5.申請方式:可網路申請,或電洽北市都發局 (02)2777-2186分機1。

青銀換居可選擇的社會住宅

目前可換居社宅分別爲北市內湖行善社宅2戶、內湖舊宗社宅2戶、南港東明社宅1戶、松山健康社宅2戶、文山興隆D2區社宅2戶、文山和興社宅3戶,總共6處、共計12戶。房型則有一防到三房可選,月租金落在9,400元~30,200元。

內湖行善社會住宅

內湖行善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行善路266及268號

附屬設施:老人長照中心、老人活動據點、幼兒園等。

可申請戶數:24坪共2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內湖區舊宗社會住宅

內湖舊宗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舊宗路一段185號

附屬設施:幼兒園、環保局等。

可申請戶數:21、31坪各一,共2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南港區東明社會住宅

南港東明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60巷16、17及19號

附屬設施:區公所、區民活動中心、託嬰中心、長照機構、身心障礙機構、就業服務處等。

可申請戶數:13坪共1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松山區健康社會住宅

松山健康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健康路285、323號

附屬設施:託嬰中心、老人服務中心暨日間照顧中心等。

可申請戶數:13坪、28坪各一,共2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文山區興隆D2區社會住宅

文山區興隆D2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2段138巷33號及興隆路4段105巷47號

附屬設施: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身障者文山工坊、伊甸社會基金會等。

可申請戶數:36坪共2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文山區和興水岸社會住宅

和興水岸社會住宅。 圖/臺北市政府安心樂租網

地址:臺北市文山區和興路88號

附屬設施:住宿長照機構、社區教室、中庭公共廣場等。

可申請戶數:17坪、25坪、33坪各一,共3戶。

房型坪數定價租金(元)

資料來源:臺北市都發局

北市「青銀換居」不熱絡?轉換心態很重要!

房產專家何世昌認爲,大部分銀髮族都住習慣自己的房子裡面,再加上生活多年熟悉周邊生活機能與鄰里,較難接受突然換區域,甚至是改住到新的社會住宅,一來環境陌生、二來沒有熟悉鄰里,等同於要重新來過,少了情感羈絆與互動,令長輩抗拒。縱使真的換到有電梯的住處,少了踏出家門與人交際的機會,等於步入另個「牢籠」。

北市可換居社宅都偏離捷運站,是否造成入住率低的原因之一?他認爲,高齡長者和年輕的就業族羣不同,沒有非得住在捷運樞紐旁,舉例來說,目前多數養生村地段偏遠、交通不便,不過反而受長輩青睞,除了因爲生活環境良好、還提供照護服務外,更重要的是有舉辦團康活動、教學課程,讓長輩有事可做、不斷學習,而且住戶間透過課程相互認識,保有低度交流,降低換了新環境的不適應感,也不會被困在另外一個牢籠的感覺。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