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之傑:無人駕駛需要重新定義道路行駛權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2月15日報道 “看智能·見未來”2024本站未來大會於12月14日-15日在西子湖畔杭州舉辦,作爲科技圈最知名的IP大會之一,2024本站未來大會廣邀30位海內外頂級頂級學者、產業專家和行業精英一道,在人工智能這個極具變革的轉折節點上,來共話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精彩變化。
在12月15日召開的智能汽車論壇上,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潘之傑對關於《新質生產力的標誌性產業生態:數字化自動駕駛》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表示,實現數字化自動駕駛需要突破底層邏輯,重新定義道路行使權。數字化自動駕駛應該是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的。
以下爲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上午好!
我帶來分享的題目是:《新質生產力的標誌性產業生態:數字化自動駕駛》
我在自動駕駛前面加了“數字化”,這是我們在2021年時,三年前,加上“數字化”,大家可以聽聽數字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報告分4個方面:一是戰略需求;二是關鍵技術;三是提案方案運營;最後是結論與展望
1.數字化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戰略需求
今天講戰略需求是在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產業、數字杭州大的形勢下面,數字帶來了智能汽車強國戰略,這個從2019年,可能更早從中國製造2025開始就講智能汽車強國戰略,在2019年、2020年、2021年都是14個部委、18個部委聯合發文,幾乎每年都聯合發文,講智能汽車強國戰略。還有交通強國戰略,可能比汽車強國戰略講的更具體,3小時交通圈,長三角成爲3小時交通圈,都是非常具體。還有數字化的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這些,我想車、路、雲在交匯點上就是自動駕駛。我們說浙江杭州是有先發優勢的,在2015年,產業講起來技術發展更早一些,真正從產業關注這個問題是2015年,杭州藉着G20的東風在全國最先開展了智能網聯示範運營的項目。
最近幾年,從2018年以後幾年,浙江杭州相對國內各個地方走得快一些,但關心關注,特別重視發展的省級領導、市級領導,包括經信委這些主管部門大力的推進。從去年6月份左右,新的一波又興起了,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的,今年4月30號杭州特別在5月1號放假前發佈無人駕駛全域,杭州市全域覆蓋開放示範運營,這是非常轟動的事情。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下,自動駕駛將往產業化方向發展。我在前面加上“數字化”產業大生態,它和原來的汽車產業、汽車工業有本質的結構性和突變的變化,大家可以在下面聽得時候能有些體會。
這個產業生態交匯點是在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整個大生態上來講這個事情。今天人工智能賦能,又給了它新的活力,新的驅動力。我這裡有一個比較實在、客觀的,大家都是實實在在體驗到的,就是五大交通問題:堵車;停車難;霧霾,今天杭州電動汽車已經用得很多,份額已經逐步上來的情況下,實際上汽車堵車產生的污染,揚塵,包括排放污染還是很嚴重,大家這兩天都可以體會得到;交通的能耗大,影響到國家能源安全,一般來說都說70%左右,70%以上能耗在交通上,進口石油大部分在交通上消耗掉;還有交通事故多、傷亡人數多,基本上走30公里,兩三起交通(事故),特別週六週日,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自動駕駛,我把它標紅了。數字化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作爲一種新物種,我認爲這是新物種。大家看到在做電動汽車、在做智能化,但這種新物種剛剛萌芽。新時代、新賽道、新物種、新生態,來講產業發展。這裡有三大推動力:一是傳統汽車產業競爭加劇,大家一直在講的“卷”,價格上“卷”,實際上沒有“卷”到真正的創造價值上來;二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特別像本站這些頭部的,在第一線奔跑的這些數字化信息技術發展,給它帶來了新的生命力。除了蔚、小、理之外,現在的華爲加入、小米加入。包括阿里、騰訊,百度是2017年定的人工智能平臺裡,自動駕駛是四個平臺之一,由百度負責,百度今天仍然是這個的主力軍。BAT都有非常大的參與,今天的局面可以說是中國主戰場。但具體的內容,國外還在某些部分,零部件、思路、算法、算力等佔據引領的地位,但中國的整個實力,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客觀上五大發展,交通問題是客觀的推動力,全國可以說都關注的。
我在右下角又加了三個詞:1.數字化的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特別在沿海城市,已經到了必要性、緊迫性、不可缺的。一旦發展過來的時候是不可逆轉的,可以看到我們的交通,文一路、文二路基本上已經全封閉,不會再說非機動車進入、行人進入,高度有序化的工業場景、道路場景已經非常適合於自動駕駛。數字化的城市治理、城市大腦,有一個最大的成果是交通的指揮。原來杭州在2015年、2016年G20前都稱爲“堵城”,後來又堵,道路建了很多還堵,城市大腦緩和了一些問題,城市治理上也是需要數字化。2.還有信息安全,今天大家在道路上看到的這些車子,可能再過幾年它是不能跑了,因爲所有OTA的這些行爲已經覆蓋到,不光是智能汽車,傳統的汽車,燃油車也是被覆蓋到的。這時候,已經不可能爲了原來沒有健全的,或者與信息安全管理不相適應的這些車架構上再遷就它,成本很高。3.數字化自動駕駛就變得必要性、緊迫性,然後部分是不可逆轉的,這是我想講的一點。
剛剛我也提到2023年,一年半前,我記得6月13號,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對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發了一個通告,專門發了一個通告,這是非常罕見的。裡面提了新型底盤架構、智能駕駛體系,這些非常專業的名詞,車、能、路、雲,原來是“協同發展”,現在是“融合發展”,更加緊密的發展,這些頂層都是非常專業的指明瞭方向。具體的,我們解釋新型底盤架構就是車路雲一體化的底盤,整個底盤一體化,加上車、能、路、雲一體化的底盤。車、能、路、雲,把“能”加進去,能量管理、儲能加進去,融合發展,這個形成了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車、能、路、雲融合發展的智能駕駛大生態。
大家講自動駕駛混成一鍋粥,我分成4個,有各種各樣分法,各個時期有各種分法,我是這樣來分。我們幹了10年,現在叫作車路雲一體化,2021年時也有非常著名的“四跨”,在芯片上跨、操作系統上跨、車載系統上跨、雲服務上跨。“四跨”把整個行業帶動起來,做車路雲一體化,這是國家隊,國家層面上強推,實力非常強。但它的主要特徵是L2逐步向L4方向轉變,在混流道路上走,這是在汽車產業上發展起來的,實力非常雄厚。
單車自主自動駕駛,實力也非常強,或者第一層和第二都有聯合在做。大家可能外面看到的第一層、第二個聯合在做,它的特徵都是混合道路上,混流道路上,L2逐步向L4進行,一般講的是L2.9999,已經基本上可以脫手,但人還要坐在裡面,還要接管,L3不存在,所以L2.9999,不可能進到L4,畫了一張餅。十年前蘋果也做過,但這次從人工智能角度,從環境感知高精地圖化,端到端大模型,純粹是用仿真數字孿生的,現在體驗很好。說是這樣說,它仍然是單車自主自動駕駛,雲服務這些都包括在內,但還是單車自主自動駕駛,直接L4。在混流道路上,而且以車爲主。我們提的方案是數字化自動駕駛,直接L4,分級道路,現在大家看到一段一段的道路實施自動駕駛已經非常多,杭州在亞運會開的時候一段一段,15公里,15公里,很多。上海、北京,路口的處理,400多個路口,大家可以看到報道。
具體從架構上,SOA架構,車路雲一體化,L4必備,虛擬的定義場景,新型AI,新型AI和特斯拉的端到端大模型更加接近,以仿真數字孿生爲主。我們強調這個車已經到了不應該是人駕駛車,人去操縱車,而是靠雲調度,資源調度,更像是軌道交通的一個方式。這個車路雲協同,把一段路段、路口拓展到路網,全覆蓋的路網。這一次4月30號杭州市發佈了無人駕駛全域放開示範運營,各個區縣,幾乎我走的這些都在搞。報上去是兩個,德清、餘杭,餘杭和德清聯合報了一個。這個結果,現在大家說經濟性不好,收益性不好,按照我講的數字化自動駕駛是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型,如果沒有量的話談不上收益型,但90%的任務,出行物流任務全是被它包了,因爲它的效率非常高。準點率、效率、平均速度和最高速度幾乎是一樣,能耗可以降到10%以下,包括效率增加400%。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交通,現在的公交車大概非常接近,公交大巴車開的方式,路站已經非常適合這樣的交通工具實施。稍微做一些整合,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2.數字化自動駕駛關鍵技術
數字化自動駕駛,基於SOA(面向服務的架構),和原來傳統汽車功能結構集成的架構不一樣,基於SOA的車路雲一體化,跟L2是有本質區別的,沒有方向盤、沒有踏板的無人駕駛的車,自動駕駛數字孿生路網運行,我們強調“路網”,不是一段段路在示範運行,已經在路網上運行。在9年多前,2015年最早推動浙江省智能網聯時,我們提出“道路行駛信息軌”,就像軌道交通一樣,它所有的定位、速度、場景上這些資源分配全是有信息管理,從信息上來管,就像軌道交通一樣。二是買票上路,不能隨意開了車就上路,資源分配很難分配。就像你去電影院看電影,你要買張票。要乘高鐵,買張票,一樣,買票上路,其實就是預訂一下。現在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幾乎所有的人都用導航,在導航上設置一下到哪裡,什麼時候到,這是高度有序化必須有的計劃場景。三是分級專用道路,不是混流,是專用道路。數字化加上去,主要是在這樣一個生態上所有的要素和過程,全是管控的,全是透明的。所以在這個新賽道、新物種、新生態、新模式、新機制、新體系下來談論今天的自動駕駛。
我們講的智慧城市分級道路網分成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然後三級聯合在那裡運營,時機已經很成熟,僅僅有些思維上的障礙而已。這裡具體的關鍵技術相關聯的,我列了一些,不展開講。這裡主要的目的,有人說自動駕駛不安全,自動駕駛就是爲了安全,第一個就是高安全,零事故。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高收益,基本上前面高安全、高效益、高能耗,和現在傳統的體系相比,全部把任務轉到數字化自動駕駛上面來的話,它可以24小時運轉,收益性全轉過來,收益性當然高了。我當然也算過,按照公里單價算的話,是現在的出租汽車運費的1/3,至少1/3。它的核心理論基礎是“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從2018年開始,整個行業幾乎所有人都說“軟件定義汽車”,但真正做的現在還不多。客觀上可能有些障礙,年年“軟件定義汽車”大會,按AUTOSAR這些軟件的大會,完全是一屆比一屆厲害,今年已經到了第六屆,這個勢頭非常好。架構上SOA,方法上是用虛擬定義、仿真數字軟件運營、OTA迭代。
我特別提一提的是行駛邏輯的問題,主要特徵是“兩個一體化”:底盤一體化、車路雲一體化,分級專用道路網,這是主要特徵。行駛邏輯,我們思考這個問題一直追到行駛邏輯上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百年來,車路駕駛交規、路網監控、通訊指揮,這個已經形成現在大家所體驗到的這樣一個系統,這樣一個體系,大家都習慣了,都覺得這個很有效,很好。剛剛講的安全性差,五大問題,堵車、停車難、交通事故多、死亡人數多死亡人數是每年全球130多萬。
自動駕駛2015年開始,產業界開始往這個地方進展,可以說2022年以後突飛猛進的在進步,中國發展非常快。自動駕駛最明顯的是有些專用道路在起來,形成一個新賽道。有點像綠皮車和高鐵一樣,完全全新的,看上去樣子還一樣,還是路,還是車,但裡面的要素和過程完全變化了。這個變化,我們追到它的底層邏輯上來,一些要素和過程發生了根本性的、突變性和結構性的變化。L2往L4走是走不過去的,通不過去的,它是一條鴻溝,不可跨越的一條鴻溝。我們提出兩點:一是路網的路權分配,現在是隨意走的,你想要走就走,城市資源無法這樣分配。無人駕駛之後,路權要重新定義,你的行駛權要重新定義,在自動駕駛專用道路網上定義行駛權,這是發生大的邏輯變化。二是行駛安全,現在“安全”講的很多,到處講“安全”,實際上他心裡沒有安全,根本沒有辦法。全球一年裡要死100多萬人的交通場景,大家熱衷的在用,這是不可思議,所以全新定義行駛安全,包括功能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這些安全已經到了不可再遷就的地方。三是現在對於能源,這樣大量消耗可貴的能源,而且不盡有效的管理,這是不可容忍的。現在“綠色出行”的理念,還有“雙碳”的目標都非常緊,在底層邏輯上我們來突破它,有它的必要性、緊迫性。
稍微再講一點,現在人駕駛車是人傳感,人去操縱這個車。慢慢的,傳感上人的傳感很有限,加了攝像頭,幫助人輔助駕駛。駕駛車也是這樣,它是用各種各樣電控的方式來助力。逐步逐步,主要就變成機器感知了。機器駕駛車主要變成機器在做,電動助力。助力到後面,像ESG、EPS,現在停車已經是比較普遍了,自動泊車非常普遍了。我是認爲不是非常對的一條路,把它又回到像人一樣駕駛車,或者人還要在機器傳感和機器駕駛情況下去體驗駕駛快樂,這是多此一舉,做得忽悠人的事情,都是不對的。
我們說在行駛邏輯發生根本性變化,由於人感知變成機器感知,人駕駛變成機器駕駛車,整個道路交通、汽車、雲服務,這些都發生了邏輯上的根本變化。這時候,我們在底盤一體化,車路雲一體化上實現數字化自動駕駛。具體的差異,我在上面兩個紅框上寫了單車自主自動駕駛,我們是路網車羣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我們是車羣路網雲一體化。環境感知,我們是路網上多模態環境感知。端到端,我們更加全面,我們提出更像軌道交通的定型模式行駛,進站、出站這些定型模式行駛,和飛機一樣。現在還在強調實時響應操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傳感器再做、算力再加上去、網絡速度再保證、安定性再保證,我覺得都做不成,近幾年應該做不成。我們把操縱變成調度,是雲調度,資源合理分配。
具體的關鍵技術內容就不展開講,這裡有一個全棧自研。全棧自研,汽車廠家都聽到,成本要增加很多,原來整個體系就不對頭了。但我提議了這樣一種,其實是軟件定義汽車裡的主要內容,全棧自研架構是統領全局的。
關鍵技術:信息軌,剛剛已經稍微講了一點;線控底盤一體化,一直通到雲上,車羣的雲;多模態融合感知;管理六大平臺的信息管理;還有在路網生成上迭代,這個上面做了一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從拓撲結構開始研究它的路網,然後在場景和算法相互之間,場景對算法敏感,算法對場景有效,在這個迭代當中把路網和場景變得更適合於這樣一種新物種。
3.數字化自動駕駛交通路網及場景運行
然後就是實施專用道路網的運行,分級路網。車速度不一樣,車的載重量也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這樣分級路網就會變得更加合理,效益更加高。主要是5平方公里和50平方公里是兩個大頭,5平方公里帶動了小區,園區。50平方公里通到50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大概是30公里的線,用電動自動駕駛的車最適合。高載重量和遠途,我想還是燃油車比較經濟實惠一點。
我們是用“三個聚焦、三個研究”的點:一是從數據閉環的人工智能感知,從感知上來;二是從數字孿生場景路網迭代上;三是一通到底的底盤上核心零部件,我們取了EMB,這也是我的老本行了。我們推動EMB時,還沒有什麼人講,現在到處翻天覆地在說。它在底盤上有核心的地位,控制、穩定性和安全上有核心的地位。
4.結論與展望
最後,我講一下結論。由於底層邏輯發生變化,我們做了相應的數字化,加上數字化。實際上這個概念應該是新的,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概念。也提了將近三年,在各種場合推動這個事情。現在應該說這個事情已經被好多人聽得明白,贊同的人多。從技術上“軟件定義汽車、網聯智能汽車、數據驅動、數據閉環”這些,“共享化”現在提的不多,這個還是做私家車。我認爲在哪個時間點上,車企已經不再以產量、產能爲主要的評判生命力標誌,主要把迭代軟件信息的理論、產值價值講清楚,這是在共享概念上發展出來。還有智能化數字化自動駕駛已經在一些低速的,像掃地車、巡邏車,這些園區有一點量的經濟支撐。這個概念應該拓展到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這樣一個區域來擴大智慧城市分級自動駕駛專用道路網的運行。專用道路是消除了混流,消除了長尾效應,不要在那些無謂的地方花費更多。
隨着自動駕駛的示範區、試驗區、先導區、商業運營示範區,全國各地有上千個這樣的示範,轟轟烈烈在那裡搞。但這裡還沒有提到路網,我去年在省的人大提案上特別加進去,把路網,現在大家都不提路網,把路網提進去,路網奠定了它的經濟運營、規模化運營的局面。它的準點率,平均車速大幅度提高,降低最高速度。最高速度降低之後能耗可以降低,功率的重量,電動機、傳動、電池大幅度可以降下來,實現分級自動車專用道路網的雲控數字孿生安全運行。
最後,新質生產力的標誌性產業是生態,今天已經開始蓬勃發展了。實際上我講的這些都能看到,點點滴滴都能看到,數字化自動駕駛,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
我的報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