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員工成減碳小尖兵 金控陸續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

臺灣多家金控業者陸續試行內部碳定價機制,國泰金與玉山金將減碳成本訂定每噸約100美元。國泰金控/提供

淨零轉型浪潮來襲,臺灣多家金控業者陸續試行內部碳定價機制,依據業者最新揭露2023年永續報告書,國泰金與玉山金將減碳成本訂定每噸約100美元,第一金則是近3年每公噸新臺幣4700元,業者表示,將排碳隱形成本反映在營運數字,落實減碳行動,形塑每個員工皆是減碳小尖兵的觀念。

所謂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是指企業訂定自身的碳排放價格,作爲向內部各單位收取碳排放費用的基準,促使企業在排放量上自我節制,推動更低碳的營運、生產流程、研發技術,或重新調整內部供應鏈。

元大金早在2020年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在2023年氣候暨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中指出,集團以每噸新臺幣1500元做爲內部碳價的價格,2023年內部碳價試行期間,集團每單位營收排碳量較基準年2020年減量 10.4%,高於最初設定8%的減碳目標,整體減碳量爲 1590.9噸,等同碳價約238萬元。

元大金表示,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讓隱形的碳排放成本反映在營運成本上,藉此積極管理並逐步降低集團碳排放量。

國泰金在2023年起開始籌備並施行內部碳定價專案,國泰集團計算出每噸二氧化碳減碳成本逾100美元,並由子公司國泰人壽優先導入,透過舉辦節電減碳活動導入內部碳定價機制,活動共減碳343噸、累計485萬元的碳費基金。

國泰金說明,提撥部分碳費基金作爲減碳單位的獎勵金,鼓勵所有內外勤員工在工作日常落實節能減碳;同時碳費基金也運用於購置碳權、綠建築認證等專案。

根據國泰金綠色能源2023年成果顯示,透過將內部碳定價機制導入節電競賽,國壽節電量達70萬度、減碳量約343噸二氧化碳;國泰世華銀則是節電約54.2萬度、減碳量爲268噸。

國泰金表示,透過碳定價機制影響員工行爲,2024年持續施行節電競賽納入內部碳費機制,並將此機制擴散至全集團。

第一金2023年永續報告書則提到,子公司第一銀行配合內部碳定價政策,辦理國內營業單位碳管理及節電競賽,2021年至2023年3年節電競賽累計達135.98萬度,累計減碳約685噸二氧化碳。

第一金指出,以近3年每公噸減碳成本爲4700元計算,節省約322萬元營運成本,至於未達減碳目標的營業單位則發給碳定價報告,除了解超額碳排應支出的費用外,並要求提出減碳計劃。

玉山金在2023年永續報告書指出,2024年在臺據點均推動內部碳定價,將排碳成本納入日常營運,使各單位意識到須將碳排放視爲成本,藉此引導各部門建立碳排管理作爲。

玉山金計算每噸二氧化碳減碳成本單價爲每噸100美元,玉山金表示,透過影子價格方式進行碳費揭露, 並且採取隨碳徵收的計費方式,提醒各部門預估次年度碳費預算;當碳排放量愈小,付出的成本就愈少,讓各單位必須採取行動來降低碳費成本,進而改變員工行爲。

碳排與碳盤查範圍有範疇一(Scope 1)、範疇二(Scope 2)與範疇三(Scope 3),共3種定義。

範疇一爲直接排放,指企業或組織直接產生的碳排。範疇二爲間接排放,指企業或組織從外部購買的能源所產生的排放。範疇三(Scope 3)是其他間接排放,指企業或組織活動所帶來的其他間接排放。至於金控業碳盤查範圍多半爲範疇一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