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
屏東出現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並在個案住處附近發現鼠蹤。(屏縣衛生局提供/林和生屏東傳真)
屏東縣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爲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爲主,住家有發現鼠跡,1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
屏東縣衛生局接獲通報後立即進行相關疫情調查,個案近期活動地以屏東住家爲主,並針對個案居住地周圍進行捕鼠滅鼠及環境消毒等防治工作。
衛生局指出,個案8月17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等症狀,於當日就醫,因症狀未改善,8月19日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醫院陸續通報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感染症、鉤端螺旋體病、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恙蟲病等,經檢驗確診爲漢他病毒出血熱。
依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2020年截至目前累計8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高於2016至2019年同期;個案居住地爲高雄市4例、屏東縣2例、新北市及基隆市各1例。
屏縣衛生局長施丞貴表示,漢他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呼吸道吸入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爲數天至2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爲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