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的富貴,怎麼就輪到了哈爾濱?

撰文丨熊志

淄博之後,又一座北方城市出圈。這一次,潑天的富貴,輪到了哈爾濱。

“不是北歐去不起,而是哈爾濱更有性價比”。最近,哈爾濱成了熱搜常客,成了旅遊業的新晉頂流。在東北人組團飛往三亞過冬時,一批批南方人飛向哈爾濱賞冰玩雪,感受冰雪風情,旅遊熱度直追當初的淄博。

圖/網絡

哈爾濱曾是中國工業的重鎮,卻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爲東北衰落的一個代表。沉寂多年的“共和國長子”,如今在嚴寒冬日終於爆火了一把,哈爾濱甚至整個東北,很久沒有經歷如此高光的時刻了。

作爲2024年的第一個網紅城市,哈爾濱的走紅,能吹響東北反擊的號角嗎?

最近的哈爾濱,到底有多火呢?

當地官方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共保障航班1413架次,運送旅客20.5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6%、93%。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22%、27%,創同期歷史新高。

而據黑龍江網報道,2023年12月1日至21日,哈爾濱機場運送旅客125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136.9%,同比2019年增長8.7%,其中游客佔6成左右。

關於哈爾濱的熱鬧,相較於這些抽象的數字,頻繁霸榜的熱搜頭條,帶來的感受可能會更加直接。

“哈爾濱元旦3天旅遊總收入59.14億”,“三亞沒想到這個冬天敗給了哈爾濱”……如果你搜索哈爾濱,會跳出一系列熱搜詞條,哈爾濱當地人對南方遊客不帶貶義的熱情稱呼——“南方小土豆”,甚至成了當下的一個網絡熱梗。

遠道而來的“南方小土豆”,早已攻佔當地的早市、菜市場、洗浴中心,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他們的打卡照。

在東北老鐵如沐春風的熱情服務中,他們將讚揚留給了這座異域風情隆重,有着“東方小巴黎”之城的老工業基地,以至於黑龍江還特意發佈了一份《黑龍江省致海內外遊客朋友們的新年感謝信》,表示“這個冬天,您的傳揚,把很多龍江人都‘整不會了’”。

哈爾濱的走紅,看似突然,其實並非完全意外。

事實上,在旅遊業復甦的大背景下,2023年夏天,“晚上睡覺都要蓋棉被”的哈爾濱,就吸引了相當多的遊客前往。2023年7月1日至8月31日,當地機場運送旅客411.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眼下的冬季,是疫情後首個完整的冰雪旅遊季,冰雪旅遊的熱情集中釋放,有着“冰城”之稱的哈爾濱,本身的冰雪旅遊資源又十分豐富,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哈爾濱極地公園、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等,打卡景點衆多,這些都是走紅的硬件基礎。

當然和淄博一樣,哈爾濱能夠火爆出圈,重要的不是旅遊資源,而是在挖掘資源的過程中,這座城市展現出了熱情好客、用心服務的一面,讓外地遊客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

哈爾濱的走紅,製造出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感。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作爲東北城市的代表,哈爾濱是沉悶而呆板的,它的工業城市屬性會讓它顯得很“重”,但這一次的表現卻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看上去十分輕盈有活力。

比如在營銷方面,缺少互聯網產業基因的哈爾濱,在營銷玩梗上,卻展現出了新潮而又網感化的一面——模仿“我姓石”的熱梗,製作了“我姓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土味宣傳片,洗腦又魔性。

和淄博全方位“寵客”一樣,爲了讓廣大遊客方便出行,哈爾濱地鐵特別製作印發了“地鐵擺渡票”,地鐵充當景點之間的免費擺渡車,“傻大黑粗”的產業大市,充斥着各種貼心細膩的服務細節。

▲哈爾濱的地鐵擺渡車票(圖/網絡)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官僚主義文化深厚的東北,哈爾濱在善待外地遊客方面,完全擺脫了效率低下、辦事拖沓、服務意識不足的原有面貌。

2023年12月18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遊客數量超出接待能力,導致很多遊客在寒風中排了很長時間的隊,沒能玩到想玩的熱門項目,於是不少遊客擠在一起大喊“退票”。

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的招牌打卡點,原本這是一起棘手的負面,哈爾濱卻上演了教科書般的危機應對——文旅局領導現場督導,致歉、整改、退票,誠意拉滿,一番操作下來,直接力挽狂瀾。

政府部門放低身段,拿出服務外地遊客的誠意,熱情好客的東北老鐵,也紛紛展示出了真誠細心的待客之道。這讓那些南方遊客,在面對“南方小土豆”的稱呼時,也不會有地域歧視的嫌隙,他們感受到的是東北人溢出的熱情。

之前,黑龍江的雪鄉因爲欺客宰客問題,曾引發熱烈關注。在某種程度上,一個多次因爲負面上熱搜的雪鄉,足以打消很多人去東北旅遊的意願,好在哈爾濱終於扳回了一城。

它讓我們看到,東北不是隻有暮氣沉沉,毫無服務意識,端着架子放不下;東北人不是動不動“瞅你咋地”,對陌生人生疏而冷漠。

特色性極強、且缺少平替的旅遊產品,加上好的服務氛圍,哈爾濱的火,其實比淄博的走紅更加具有必然性。

別說黑龍江了,就算是放大到整個缺少存在感的東北地區,也好久沒有享受到這樣的高光時刻了。

如果放在歷史的大座標中來看,哈爾濱躋身網紅城市的頂流行列,多少會讓人不勝唏噓而又五味雜陳。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着“東方小巴黎”稱號的哈爾濱,不輸十里洋場上海,它是全國經濟的重要領頭雁之一,是“共和國長子”,是中國工業化的重要奠基城市之一。直到今天,哈爾濱依然擁有諸多硬核的軍工、航天產業。

1978年,哈爾濱的GDP排全國第九位,超過成都、青島等城市。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東南沿海地區快速崛起,經濟重心加速南移,瀋陽、長春、哈爾濱、大連東北四小龍,開始了失落的四十年。

2022年,哈爾濱的GDP只有5490億元,排在全國五十名開外,曾經那些齊頭並進的競爭對手,如今連車尾燈都望不着了。

更扎心的是,副省級城市的級別,副省級城市,都保不住東北人口的基本盤,它成了過去十年唯一一個人口負增長的省會城市。2021年,哈爾濱的人口跌破千萬,至此,東北再無千萬人口城市。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圖/視頻截圖)

東北振興二十年,儘管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毋庸置疑,它和沿海地區的差距仍然不小,曾經的輝煌也更像是一種夢境。沉寂中的東北,確實太需要一劑“強心針”,太需要展開拳腳大幹一場了。

哈爾濱旅遊業的爆火,會是一份拯救東北經濟的解藥嗎?我們當然可以保持樂觀。

對大城市來說,旅遊業很難成爲核心的支柱,它的經濟帶動效應是有限的。再者,網紅城市都有周期性,速火速朽是常態,而冰雪旅遊的季節性特徵又比較明顯,哈爾濱和淄博一樣,熱度下降是遲早的事。

但不管怎麼說,在善待外地遊客方面,哈爾濱畢竟在和刻板印象告別,它的輕盈、效率和服務意識,讓這座城市看上去仍然還有活力、希望的一面。

當然,這可能正是東北城市的尷尬。它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在服務遊客上,可以有誠意有效率,但涉及到招商引資,涉及到民營經濟,爲什麼原則無法一致貫徹呢?

一個殘酷的真相是,用各種花招討好外地遊客,比營造對所有市場主體而言公平、平等的營商環境,要容易得多。

當國營經濟佔比大的東北,要在市場層面去用力,破除計劃經濟和國企依賴思維,破除對民營經濟的歧視待遇,爲企業家營造公平的投資環境時,很容易觸動既得利益的藩籬。

所以,哈爾濱乃至東北,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夜爆火,而是觀念革新。如果只是沉浸在一夜爆火的快感中,這種討巧的轉型,可能讓城市陷入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