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髒水選戰令人嫌惡

(圖/本報系資料照)

代議式民主的真諦是選民透過選票來產生代表,選前聽政見,連任或延續則看政績。選民要判斷是否江湖術士天花亂墜,除了要看候選人的人品,還端賴背後的政黨是否能約束從政黨員。這回九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雖然並不決定中央政權的遞嬗、及國家領導人,由於涉及後蔡英文時代的政治板塊變動,還左右民進黨內派系權力競逐及分配的洗牌,儼然就是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誠如美國前衆議院議長奧尼爾所言,「所有政治始於地方」,套一句政治學用字,地方應該是人才甄補的根源,特別是尚待與選民建立政黨認同的新政黨。只不過,由於蔡英文此番主導各地的黨內候選人,儼然把九合一選舉無線上綱爲政權保衛戰。

在最後關頭,小英御駕親征,聲嘶力竭吶喊這是她個人的信任投票,至於民進黨候選人,不約而同強調朝中有人好辦事。問題是,要是對於地方有益的發展建設,應該不分朝野纔對,如果是自己人就挹注源源不斷而來、不斷追加預算,不免讓人質疑政策規畫的能力,更不用說執行過程的弊端百出;相對地,要是隻認政黨顏色、黨同伐異,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民進黨在中央是執政黨,具有行政資源的優勢,原本可以好整以暇,只不過,由上回九合一選舉重挫以來,僅管因爲「習五條」、及「香港送中」,蔡英文得以獲得817萬票連任,卻因爲疫苗採購疑點重重,甚至於有派系角力的痕跡,預期選民的反撲巨浪剉咧等。大體而言,民進黨採取三叉的選戰策略,大戰略是複製「抗中保臺」的哀兵策略鞏固基本盤,試圖讓深綠選民含淚投票;接着是鴨子划水,透過百工百業來驗收割喉、拔樁及綁樁的成效。

再來是千方百計壓低投票資格,包括海外僑民除籍、臺商小三通返鄉、國軍官兵留守及確診者的投票權。最棘手的則是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由於不像四大公投案可以運作爲藍綠對決,讓他們可以認爲事不關己而意興闌珊。儘管有18歲公民權複決公投,民進黨故意淡化,試圖將意識票、及利益組的比重表面張力化。最廉價的消極動員方式是潑髒水,讓不關心政治、或是涉世未深的選民相信,原來天下烏鴉一般黑。

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中央政府的政權轉移主要在對前者的嫌惡,傳統縣市長選舉則着眼於地方派系的拉攏。除了少數縣市,連任者大致上是西線無戰事,唯有臺北、桃園、及新竹有接棒的課題。儘管大家都有市政白皮書,基本上是蕭規曹隨,能打的是候選人及建設弊端。

首先在暑假上場的是論文抄襲戰,針對的是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所謂「自我抄襲」,沒有想到火燒到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接連兩個碩士學位被撤銷,只好陣前換將。至於民衆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資策會爲虎作倀、慣老闆、捐納等等疑雲,司法程序緩不濟急,重點不在真相,只要有一些選民裹足不前,烏賊戰術就奏效。(作者爲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