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及細胞治療 加速運動員傷處癒合
透過PRP自體血小板及細胞治療能加速關節傷處分泌生長因子,不過仍需要靠物理治療及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回到原本的狀態。(羅亦晽攝)
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以自己的患者,說明若傷處注射從身體裡抽出來的血小板、骨髓幹細胞或脂肪幹細胞,能加速該處分泌生長因子,減少傷口癒合時間。
東京奧運甫閉幕,運動員全力以赴,爲國爭光,不過突發性動作如跳躍、急停與轉身等,易使穩定關節動作的主要功臣如肌鍵、韌帶等損傷,進而影響賽事成績,嚴重的話恐使關節活動度受限,運動生涯被迫中斷。傳統手術雖能重建或修補傷處,復原卻需要一段很長時間,近年來很夯的PRP自體血小板增生治療與細胞治療,能縮短身體自行修復的時間,讓運動員能儘快進入復健療程,早日回到運動場。
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指出,關節活動度和周邊組織息息相關,只要一處受損,都很有可能產生關節疼痛的感覺,醫生會視整體情況安排療程,如輕度損傷,可透過物理治療打震波、電療等,讓身體自行慢慢修復,若關節內的韌帶或軟骨磨損嚴重,產生積水,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來處理。
運動員只要受傷,復原及復健的時間緊迫,劉冠麟以運動員最常受傷的膝蓋做說明,若韌帶斷裂,需進行手術縫合,身體雖會分泌生長因子讓受損處癒合,但時間長,至少需要半年的休養時間,周圍肌肉恐會面臨萎縮,日後會需要更多時間復健、鍛鍊肌力,才能恢復到應有的機能。
手術中若在縫合處填充從身體裡抽出來的血小板、骨髓幹細胞或脂肪幹細胞,加速傷處分泌生長因子,減少癒合時間,運動員能提前在手術3個月後進行復健。此外,十字韌帶或肌肉發生屬慢性損耗的撕裂傷,也可藉由上述方式加快組織癒合。
至於一般民衆若關節組織內部受損,是否需透過PRP及細胞治療,劉冠麟說,這2種方法主要加快身體組織分泌生長因子修復受損處,療效可以維持多久,目前臨牀上尚未有相關數據,加上受傷處本來就存在,最終能否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因人而異,且後續的復健療程十分重要。
若關節出現疼痛,多數人會認爲不去動它而不去運動,劉說,這不完全正確,不動它能讓受損處慢慢癒合,不過卻容易讓周邊組織提早退化,除建議到醫院請醫師評估,亦可藉循序漸進地的運動改善關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