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將如何再上臺階?央行副行長陸磊答21記者:政策和金融機構服務缺一不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從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到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我國普惠金融發展走過了十年曆程。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普惠金融將如何再上臺階?
9月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相關提問時表示,“政策取向+金融機構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兩大支柱,一方面要有政策,另一方面還要有金融機構的服務,二者缺一不可。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統籌好增量擴面和商業可持續,加快構建激勵相容的普惠金融發展長效機制。
在政策層面,政策設計突出發展重點,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重點人羣,促進城鄉區域平衡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公平和機會均等。健全管理制度和落地督導,引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金融工具。
在金融機構層面,一是要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比較優勢,加快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二是要堅持科技賦能,我國數字普惠金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未來要繼續通過科技賦能和數據引領,推動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驅動普惠金融發展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進一步提高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和可得性。
“此外,人民銀行還將藉助G20、‘一帶一路’等平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深度參與普惠金融的國際治理。”陸磊表示。
在回顧普惠金融多年來取得的成就時,陸磊介紹,人民銀行多措並舉,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更好服務社會民生。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覆蓋面、滿意度持續提高,金融改革發展成果也惠及了越來越多的羣衆。
在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方面,人民銀行發揮政策引導激勵作用,設立普惠小微貸款有關支持工具,指導金融機構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較好地滿足了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
在支持鄉村全面振興方面,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新的政策舉措,圍繞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硬軟各方面,實施五大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服務社會民生重點領域方面,人民銀行聯合相關部門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提高貸款額度,並將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羣體納入支持對象,支持他們就業創業。特別是針對困難學生羣體,人民銀行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開展了2024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達到了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7%;授信戶數達到了6239萬戶,已覆蓋超三分之一經營主體;全國涉農貸款餘額50.4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1.6%。此外,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創業擔保貸款餘額2933億元,助學貸款餘額20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