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爲何不一鼓作氣拿下基輔?美國設下阿富汗陷阱,陷太深會垮掉

2022年春季,俄羅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烏克蘭,烏克蘭被迫倉促應戰,大戰隨即拉開,打得俄烏兩國雞犬不寧,至今戰爭仍在繼續。

戰爭持續了一年的時間,目前已經陷入膠着的境地。俄羅斯一開始認爲可以輕而易舉拿下烏克蘭,誰知道自從開戰至今,不僅沒有拿下烏克蘭,甚至還讓歐美國家介入戰局。

西方國家忙得不亦樂乎,尤其是北約,幾十個成員國紛紛對俄羅斯進行援助,從情報、經費到武器都願意一一提供給烏克蘭。烏克蘭爲了抵抗俄羅斯的打擊,也加大了徵兵力度。

對於拿下烏克蘭基輔,俄羅斯至今仍然處於左右搖擺之中,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難道這背後是英美國家爲俄羅斯設下的圈套,使得俄羅斯望而卻步嗎?

1991年,蘇聯土崩瓦解之後,蘇俄變成了俄羅斯聯邦,開始拋棄過去的發展路線,主動融入歐洲。

然而,在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干預下,俄羅斯在歐洲備受排擠。與此同時,歐盟成立,並且讓歐元成爲歐洲通用的貨幣。

作爲超級大國的美國,看到自己的利益受損,便開始動用各種手段威懾歐洲,並且挑起了諸如科索沃戰爭在內的一系列衝突,頻繁向歐洲示威,同時也借這個機會警告俄羅斯。

美國逐漸操控了整個歐洲的局勢,歐洲的一些國家紛紛開始站在美國的一邊,恰好烏克蘭又在蘇聯土崩瓦解之後獨立建國,並且也加入了美國的陣營。

此時的俄羅斯積極地融入歐洲,卻始終被以美國爲首的國家擋在門外,美國還打算一步步肢解俄羅斯。

碰了一鼻子灰的俄羅斯,眼看昔日在自己麾下的小弟烏克蘭和美國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而自己卻被美國搞得下不了臺,俄羅斯和烏克蘭就此產生了矛盾。

對於俄羅斯,美國一直以看待蘇聯的眼光來提防着俄羅斯,並且也不斷遏制俄羅斯重新崛起,對於烏克蘭而言,它主動投入英美西方國家陣營,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且一步步親美,這自然是美國最願意看到的。

進入2010年之後,俄羅斯對烏克蘭親美行爲更是惱怒,尤其是美國單邊主義的影響,美國至上的意識操控越來越明顯,促使俄羅斯當局在評估烏方走勢之後,覺得如果烏克蘭完全成爲美國的棋子,對於俄羅斯的未來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蘇聯土崩瓦解之後,俄羅斯失去了東歐國家的盟友,現在不能眼看烏克蘭就此完全倒向美國,那樣的話,俄羅斯的自尊心將受到巨大的重創,而且烏克蘭擁有包括科技和能源在內的一系列資源,俄羅斯就此便打算教訓一下烏克蘭。

面對着美國的圍追堵截,烏克蘭的親美舉動,俄羅斯當局坐不住了,於是在2022年2月,俄當局以各種名義派兵攻入烏克蘭,隨即大戰持續到現在。

俄羅斯在開戰之前,就整場戰役做了全盤部署,他們原計劃是部署多支部隊,對烏軍進行包圍式的打擊,並且藉此機會首先佔領烏克蘭的哈爾科夫,進而拿下烏克蘭首都基輔,這彷彿是二戰後期蘇軍反攻德軍模式的當代重演。

一開始,俄羅斯仗着強大的軍力將烏克蘭打得手足無措,俄軍以爲就快要攻入基輔的時候,美歐國家開始介入戰局,給烏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軍事補給,烏方一下子元氣大增,將俄軍打得進退維谷。

仗打了一年之多,如今的局勢使雙方陷入膠着狀態,雙方形成勢均力敵的態勢,使得俄羅斯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無法拿下基輔。

基輔作爲烏克蘭的首都,也是烏克蘭國之中心,這裡的重工業和輕工業極爲發達,烏克蘭從美歐國家得到了源源不斷地支援,並且在此派出重兵把守,雖然讓俄羅斯視爲攻擊據點,但也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就能被攻破的。

1、俄軍兵源有問題

俄羅斯一向有戰鬥民族的稱號,但是隨着俄國國內的人口負增長,使得俄國國內青年人羣變少,在徵兵上變得困難,兵員素質一度堪憂。

俄軍高層沒辦法,只能去招募一些僱傭兵,這些僱傭兵的素質無法與正規訓練的士兵們相提並論,使得俄軍的兵源問題繁多。

2、俄軍士兵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俄軍主要戰區在烏克蘭以東地區,並且應戰人數不到20萬,一開始俄羅斯還派出正規部隊前往烏克蘭作戰,然而經過一年的時間,在戰場上死的死,傷的傷,還有的人當了逃兵,俄羅斯不得不在2022年的夏季宣佈廣納新兵。

出於戰爭的需要,這些新兵在戰鬥素質上,遠遠達不到俄羅斯正規軍的水準,只是被臨時拉上戰場而已,無論是他們身體機能、戰鬥意志、作戰實力都大打折扣,只能扮演着守禦陣地的職責。

再者,在美歐國家的援助下,烏克蘭與俄羅斯勢均力敵,使得他們大量消耗包括卡車、火炮、坦克在內的一系列設備,這些裝備在前期作戰中被消耗殆盡。

都說俄軍有着先進武器,包括蘇-57戰略轟炸機、高超聲速導彈還有一系列先進火炮,然而直到現在,俄軍都沒有使用,可能是俄方高層認爲還不到時候吧。

不過就戰鬥隊伍來說,俄羅斯士兵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倒是真的。

3、俄軍後勤保障不足

從近衛第一坦克軍來看,雖然他們是俄羅斯軍隊,論訓練還是論裝備都是最精良的一支部隊,他們下屬還有其他的野戰部隊。但是在提供後勤保障上卻只有一個旅的兵力。

以至於在作戰過程當中,近衛第一坦克軍一直在消耗各種彈藥,並且在裝備上也被烏軍炮火打傷,急需要裝備整修和燃料補給,但是僅僅一個旅的保障,怎能夠滿足得了其他的部隊。

於是就出現了滑稽的一幕,近衛第一坦克軍中的部隊,當坦克在戰場中因爲各種原因需要補給整修,而後勤卻沒及時跟上時,很多坦克車手直接棄車而走,將俄軍先進的坦克扔在了路邊。

以管中窺豹來看,俄羅斯最精良的部隊如此,那麼其他俄國部隊也可想而知,俄國人自己造了一些鐵器,卻又自己肆意遺棄,可謂極具諷刺性。

4、俄軍在通訊方面稍顯落後

在開戰的過程中,俄軍的一些中將們白白犧牲,據說有些俄軍連軍用通訊設備都難以供給,使得讓一些高級將領們使用民用通訊設備來通信,這也導致了烏軍輕而易舉就竊聽到了他們的內容,再加上烏軍有來自美歐的先進裝備,很快就定位了俄軍高級將領的位置,隨之進行打擊。

俄軍在通訊裝備上的落後,直接讓他們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了烏方,使得烏方先知先覺,很快地避開了他們的攻擊,並且改變了策略來對俄軍進行了輪番打擊,讓諸如第8集團軍的莫爾德維切夫司令官,第35集團軍的桑奇斯司令官變成了炮灰。

5、俄軍空軍力量減弱

烏軍在之前的戰鬥當中,總計擊落了俄羅斯將近297架戰鬥機,這些戰鬥機有一些還是先進的類型,比如蘇-30,蘇-34,蘇-35等四代飛機類型。

但俄軍飛機即使被擊落,也沒有阻擋他們繼續朝烏克蘭軍隊開火的腳步,在去年的一場戰役中,俄軍投入了將近十萬人的部隊,意圖攻陷烏克蘭的地面部隊,還讓一些精銳的空降兵前去打頭陣,即使這樣也未能拿下烏克蘭的陣地,雙方勢均力敵。

烏軍在天空中佈置了越來越嚴密的防空網,使得俄羅斯軍隊難以抵抗,俄軍派出的先進戰鬥機在烏軍的打擊下已經被擊沉了很多,逼得俄羅斯減少了空中的行動,俄空軍對烏克蘭難以形成一定的打擊優勢。

6、烏軍在基輔附近防禦力量加強

作爲烏克蘭的中心,烏克蘭對此十分重視,認爲如果俄軍將基輔攻陷,也就意味着烏克蘭即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他們在基輔屯駐了數量較多的兵力來駐守。

同時來自美歐國家集體援助的武器,也讓烏方的防禦力量增強,不論是防空導彈,還是反坦克導彈,抑或通訊設備,炮兵雷達等裝備,都遠遠與俄羅斯的武器裝備不相上下。

這些武器裝備在上場作戰之後,直接讓俄軍損失慘重,包括俄軍的坦克,武裝直升機在內,並且目前,美歐國家仍然在源源不斷地支援烏克蘭,給其運送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烏克蘭不僅有8萬正規陸軍,而且還有數百萬的平民,這與俄軍的兵力形成抗衡之勢,而光在兵力上,俄羅斯就要集結將近20萬人纔有攻打基輔的可能,然而對於俄羅斯來說,這一點是難以實現的。

這六個方面的原因決定了烏克蘭首都基輔至今都沒有被俄羅斯攻克。

對於美國來說,一直想要搞垮俄羅斯不是一天兩天了,這讓他們想到利用過去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歷史。

當時蘇聯在1979年悍然發兵進攻阿富汗,本來只是想警告阿富汗不要倒向美國,哪知道從此之後就將自身拖垮。

當時蘇聯不僅財大氣粗,而且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爲了教訓阿富汗,蘇聯耗費了十年的時間,總計耗費了400多億盧布,將150萬人送上戰場,但就是沒能將阿富汗拿下,卻被中途冒出來的恐怖組織拖入泥沼。

阿富汗背後的恐怖組織自然離不開美國的幫扶,美國認爲應該藉此機會挫傷了一下蘇聯,於是不斷地給阿富汗恐怖組織進行從硬件到軟件上的支持,並且還在國際上對蘇聯進行聯合制裁。

據後來的一系列數據統計稱,美國對阿富汗恐怖組織總計援助超過60億美元,不僅幫助他們修建基礎戰鬥工事,還給他們提供一系列先進的防空導彈,給蘇軍的空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並且還派出軍事教練指導他們對蘇作戰,更有甚至爲他們提供情報,打得蘇聯無法還擊,卻又很難撤軍。

每當蘇軍認爲已經將阿富汗恐怖組織消滅得差不多的時候,又會有新的恐怖組織冒出來,對蘇軍形成威脅,蘇軍疲於應對各種勢力的打擊,蘇聯的國力也因此被不斷削弱。

這場大戰一直拖到1989年2月,蘇聯內外交困,只能宣佈停戰,短短兩年之後,曾經顯赫一時的紅色大廈蘇維埃陣營轟然倒塌,蘇俄恢復成俄羅斯聯邦,開始了極其艱難的日子,達到美國所希望的那樣。

眼下美歐等國家援助烏克蘭就是歷史的重演,俄羅斯一直想攻佔烏克蘭的首都,但烏克蘭背後有美歐等國家的支援。對於美國來說,雖然在軍事上與俄羅斯分庭抗禮,但美國也不敢輕易同俄羅斯開火,會藉着這次機會,將俄羅斯長期拖入戰爭泥沼中左右爲難,最後會徹底拖垮俄羅斯。

這正是美國的意圖,這也能從目前戰局僵持的境地中看出來,俄羅斯遲遲不能攻克基輔,雖然有自身的原因,但同時也離不開美歐等國家的支援,俄羅斯如果不趕快調整策略和應對方式的話。很難說,俄羅斯會被美歐國家徹底拖垮。

結語:

戰爭是人類世界上鬥爭最爲激烈的一種方式,雖然它的形成原因非常複雜,難以用正義和非正義地界定,但是隻要開戰,就會讓與之相關的人捲入到旋渦之中,長此以往,不僅消耗國力,更讓國民受苦,整個世界也會跟着受罪。

祈願俄烏之間早點結束戰爭,雙方能夠坐下來好好進行談判,並且以合理的方式達成共識,這樣也能爲世界的和平爭取一些時間,也能讓一些捲入戰爭的人們得到安慰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