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以舊換新”風馳,吹起置換市場“一池春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宋豆豆 北京報道今年上半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攪動着市場“一池春水”。“金九銀十”之際,政策持續加碼。

9月10日,佛山市啓動新一輪以舊換新,在汽車報廢更新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補貼由1萬元提高至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由7000元提高至1.5萬元。

同一天,《天津市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個人消費者出售本人名下符合條件的舊車,購入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給予1.5萬元補貼,購入符合條件的燃油乘用車給予1萬元補貼。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8月底至今,已有北京、廣州、天津、深圳、佛山、重慶、安徽、浙江、山西、湖北、湖南、青海、黑龍江、山東、江西等超過15個省市發佈了最新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與上半年出臺的報廢和置換補貼標準相比,此次政策優惠力度進一步加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多省市的乘用車“以舊換新”補貼(置換更新)細則陸續發佈,單車補貼範圍集中在1.5萬元上下。中央報廢更新加力,疊加地方置換更新補貼政策陸續生效,預計將對今年後四個月的乘用車市場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預計9月銷量將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

報廢和置換補貼標準提高

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在拉動國內消費需求方面出臺多項政策,其中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頗受關注。

7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並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分別將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與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標準提高至2萬元與1.5萬元,較4月出臺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分別提高1萬元和8000元。

此後多地陸續跟進。8月底,北京明確將報廢舊車併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從之前的1萬元提高至2萬元,購買燃油車補貼從7000元提高至1.5萬元;湖北將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從過去2000元~6000元提升至7000元~1.3萬元,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從過去3000元~7000元提升至8000元~1.6萬元;上海調整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對個人消費者以舊換新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標準提高至1.5萬元、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提高至1.2萬元;安徽汽車報廢、置換更新最高可補貼2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部分省市提出了更加明確的置換報廢更新目標數量,比如深圳明確到2024年底實現汽車以舊換新約7萬輛,其中置換更新6萬輛、報廢更新1萬輛;廣東提出了“全省(不含深圳市)汽車置換更新力爭14.3萬輛”。

有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政策將帶來更大的刺激作用,將爲下半年車市增長提供強大支撐。

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上午10點,已經收到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過80萬份。

“據此測算8月下半月單日新增報廢更新已超過1.33萬份,近幾個月的報廢更新申報量環比大幅增長,充分體現了報廢更新政策的拉動效果喜人。”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事實上,上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週期中也曾加大補貼力度。全國性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首次出臺可追溯至2009年至2010年期間,彼時補貼標準由3000~6000元提高到5000~18000元,實施期限由2010年5月31日延長至2010年12月31日,疊加以舊換新補貼與車輛購置稅減徵政策可同時享受,2010年車市表現亮眼。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0年1~12月,共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45.9萬輛,發放補貼資金64.1億元,拉動新車消費496億元,日均補貼車輛數約爲2009年日均補貼車輛的12倍。2010年全國全年汽車銷量1806萬輛,以舊換新政策拉動了2.5%的新車銷量。

以舊換新的開展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推動主要體現在報廢車輛數量增加以及帶動新車銷售上。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2024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仍將增長4%,其增量主要來自於報廢車型的替換。以15年爲一輪汽車報廢週期衡量,2008至2010年正處於中國汽車市場高速增長階段,乘用車年銷量從600萬輛猛增至1200萬輛。根據計算,這一批舊車報廢和替換帶來的市場需求將達到820萬輛。

京東汽車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汽車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主機廠商、平臺等多方協同配合。目前,市場中仍然存在舊車評估體系和估值模式不成熟、不透明,相關流程鏈路相對複雜,消費者對政策瞭解不足等諸多堵點難點亟待破解。

車市再現價格戰?

隨着以舊換新政策加碼,8月車市環比回暖。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汽車銷量245.3萬輛,環比增長8.5%,同比下降5%;1~8月,汽車銷量1876.6萬輛,同比增長3%,銷量增速較1~7月收窄1.3個百分點。

“受近期高溫多雨、部分行業生產淡季等因素影響,製造業企業生產和市場需求均有所放緩。8月銷售總量接近250萬輛,環比上升,但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另外相關部門和部分省市出臺的汽車報廢更新、置換更新等政策落地過程需要時間,短期內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

有汽車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而言,汽車領域補貼要到零售價的5%~10%左右,纔會對消費產生明顯刺激。

“有些地方推進以舊換新,是讓企業去唱主角,希望企業制定促銷政策。也有一些地方對以舊換新的補貼仍然沿用了‘企業墊資,地方政府審計覈銷’的方式推進。這影響到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前述人士認爲。

值得一提的是,以舊換新政策的加速推進,疊加“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車企終端銷售熱情高漲,多家車企跟進補貼力度並加速產品投放,力求衝刺一波銷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走訪車市發現,不少品牌推出幾千到幾萬元不等的廠家置換補貼:上汽集團旗下榮威汽車與飛凡汽車宣佈投入超過5.5億元補貼榮威D7 EV、飛凡R7等多款車型,消費者可在車輛成交價的基礎上,額外申領3000元購車消費券;極星汽車推出限時優惠,至12月31日前,購買極星4可享受限時優惠,最高補貼可達8.5萬元,包括限時品牌補貼6.5萬元、國家報廢補貼2萬元或地方置換補貼以及最高5萬元的限時選裝補貼,和限時0首付0利息金融方案;廣汽埃安在廣州市補基礎上額外提供3000元~1萬元的置換補貼;比亞迪以舊換新最高補貼可達2.8萬元……

多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補貼推出後客流量明顯增加,政府和車廠真金白銀的補貼讓更多意向用戶下單,約一半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是爲了置換。

新能源汽車當前頗受消費者青睞。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再度超過50%,其零售銷量首次邁過百萬大關至102.7萬輛。據預測,今年我國單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或將突破55%,這也意味着此前提出的203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有望提前10年完成。

“今年一直有換車的念頭,原來的天籟也開了十多年了,報廢補貼加上廠家給的補貼省了快3萬元,就入手了一輛新能源車。”一位下定的消費者告訴記者。

車企除了加碼補貼外,增配降價仍是其衝刺今年後四個月銷量的主要利器。9月10日當天,便有AITO問界M9五座版、智界R7、廣汽傳祺E8+、寶駿雲海、大衆帕薩特Pro等8款車型扎堆上市。

記者發現,除了問界M9五座版與此前上市的六座版價格保持一致外,多款產品較預售價或舊款車型價格均有所下調。比如傳祺E8+推出MAX+和龍騰版+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爲23.28萬元和23.88萬元,較此前預售價分別下調3000元和1000元,並至高可享3萬元置換補貼;寶駿旗下SUV寶駿雲海提供純電和插混版本,並推出2000元限時補貼,補貼後限時指導價爲10.98萬元~13.38萬元;此前一天上市的2025款比亞迪漢DM-i版本起售價16.58萬元,較今年2月推出的榮耀版本售價優惠4000元,EV版本售價較榮耀版本售價優惠4000元~1.4萬元,且新款車型智能化有所升級,頂配版本搭載激光雷達。

“從降價節奏來看,2023年的降價總體相對比較均衡,但在今年的3月份和4月份都達到了頂峰,3月份有53款車型降價,4月份有43款車型降價,8月回落到29款。”崔東樹認爲,隨着國家報廢更新的促銷補貼的力度強化,市場回暖,且對車市的拉動效果很明顯,秋季降價潮將走向逐步平穩,市場逐步重回促銷增量的常態化競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