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培養出“馬斯克”!復旦科創母基金正式啓動!

在宣佈啓動一年後,復旦科創母基金迎來新進展。

證券時報記者從2024首屆復旦科技創新投資大會獲悉,復旦科創母基金超額完成5億元首次關賬目標,宣告正式成立;明年將完成二關目標,實現首期總規模10億元。

張淑賢/攝

“期待10年、20年後,我們也能培養出馬斯克那樣的人物。” 復旦科創母基金董事長孫彭軍說。

復旦科創母基金開投

復旦科創母基金由復旦大學聯合地方政府、國企及市場化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於2023年12月3日啓動,旨在依託復旦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要素,引導子基金髮掘和投資具有良好前景的高成長性項目,構築校內校外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

儘管復旦科創母基金未披露出資人名單,但記者注意到,在其成立儀式上,除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外,上海國投公司、上海徐匯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普陀區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衢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常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也均在列。

上海國投公司董事長袁國華表示,作爲復旦科創母基金的基石投資人,上海國投公司陪伴見證了復旦科創母基金從啓動組建到正式成立的完整過程。上海國投公司將助力復旦大學加快構建科創圈,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

啓動一年內,復旦科創母基金組建了一支懂科學、高水平的專業基金管理團隊,並完成基金註冊備案和首關募資等前期籌備工作。

會上,復旦科創母基金與聯想創投、禮來亞洲基金、光速光合、上海國投未來公司、粵科母基金、中科創星、復健資本和新微資本等戰略合作伙伴進行了簽約。

孫彭軍表示,復旦科創母基金未來將持續開展高水平母基金投資,重點合作一批具備頂尖創新和轉化能力的龍頭企業、投資機構,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建設高水平科創生態圈,同時進一步繪製高精度復旦科創地圖,發現、培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創企業和科創企業家,打造復旦科技成果轉化的統一戰線。

復旦科創母基金旗下直投子基金——復旦科創投資基金當天也正式啓動。該基金規模計劃爲10億元,將聚焦生命健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來產業,重點投資孵化國家“卡脖子”技術突破和科技前沿領域轉化項目,優先支持復旦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和校友創新創業項目,打造創新“核爆點”。

希望打造一批科創企業和企業家

孫彭軍期待,復旦科創母基金未來能打造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科創企業和企業家,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一年來,孫彭軍帶領團隊開展復旦大學史上最大規模的科創資源調研,繪製一張覆蓋5900多位科研人員的“復旦科創地圖”,明確了復旦在4+X領域的科研人員分佈情況,有助於篩選出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復旦科技成果。

“在此基礎上篩選出一批具有較強轉化潛力和轉化意願的科創項目,通過投資和孵化,最終培養一批具有‘核爆點’的科創企業。”孫彭軍說。

孫彭軍認爲,復旦作爲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長於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應強調質量,而非僅僅是數量,“我們要做的是高水平、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把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成果最後變成產業,支持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更多自主可控產業鏈”。

在他看來,科技成果產業化並不意味着鼓勵科學家去辦一家公司。大學的使命在於培養人才和產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路徑是多元化的,“教授開公司”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今年首次舉辦的復旦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以“構建頂尖科創投資生態體系,推動科技成果高質量產業化”爲主題,旨在聚焦科技創新與投資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徑,構建頂尖科創投資生態體系,引導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我們更多是鼓勵產業界、資本界與復旦大學的科學家一起合作,協力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孫彭軍說。

據悉,目前已有一些資本及企業開始接觸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隨着復旦科創母基金佈局的逐步鋪開,未來還將有更多“懂科學家”的“合夥人”參與到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孫彭軍期待,10年、20年後,復旦科創母基金也能培養出馬斯克那樣的人物。

責編:嶽亞楠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