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動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本土計劃 建立臺版企業TNFD操作指引

第一銀行「用綠色金融創造生物多樣性未來」,獲頒「2024臺灣生物多樣性典範獎」營利事業銅級獎。資料來源/林業署

臺灣參與國際永續議題,生物多樣性、淨零減碳都有切入的機會,單憑公家單位的有限資源,倒不如邀集企業界一起行動,更能解決推動經費的困擾。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年啓動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及TNFD操作研析計劃,將採用臺灣在地生態資訊,與國內主要產業別指標企業合作,建立我國企業TNFD在地操作指引。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16日與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合辦第二屆「2024臺灣生物多樣性論壇」,25件參賽作品,選拔出15件優秀典範案例,由玉山金控、中信金控與中鼎工程奪下營利事業組金獎。

林業署長林華慶表示,準備引導企業善用國內既有之生態資料與保育空間策略藍圖,以確保其對自然與生物多樣性風險影響評估之完整性,同時也完成「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臺」。

林業署指出,此項媒合平臺將陸續推出不同類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覆育專案,提供企業實際參與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機會,更鼓勵企業運用自身專業技術與資源,主動提出對生物多樣性或自然環境有助益的合作計劃,引導公私部門共同朝向兼顧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永續經營。

活動共同主辦方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表示,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決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以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爲願景,提出2030年的23項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以停止並扭轉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情勢;另,歐盟環境部長會議於2024年6月通過自然復原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要求會員國須於2030年前覆育至少30%狀況不佳的棲地,共同達成歐盟整體復原至少20%棲息地的目標。

爲將國際上的生物多樣性落實到我國在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8年推出「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以空間保育藍圖爲基礎,集結跨機關力量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透過棲地修復串聯提升生態系服務功能與韌性,呼應前述昆蒙目標及「自然覆育法」,積極推動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