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重現!塔里木盆地湖泊乾涸44年,多年輸水近百億起死回生
乾涸了整整44年,經過近百億方的“輸血”後,塔里木盆地湖泊——臺特瑪湖終於重現生機。那臺特瑪湖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臺特瑪湖
臺特瑪湖作爲塔里木河的“終點站”,也是經歷了從生到死、繼而重生的過程,面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183平方公里,到1980年幾乎徹底乾涸,再到如今的88平方公里,可以說是奇蹟再現了,然而要說它爲何會乾涸?
臺特瑪湖爲何會乾涸
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大西海子水庫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於是我國推出了屯墾戍邊的政策,不少青年接受號召投入到了新疆建設中。
1950年至1977年,新疆的耕地面積淨增8743.88萬畝,不僅實現了糧食自足,還將多餘的糧食運往內陸解決糧食困難。耕地面積的不斷增加,也讓當地對水的需求量瘋狂激增,達到了200億立方米,大西海子水庫的建設就是爲了灌溉需要。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大西海子水庫位於沙漠腹地,乾旱少雨還蒸發量大,年蒸發量達9200多萬立方米,再加上水庫滲漏嚴重,導致冬天積蓄的水,到了春播作物播種結束後所剩無幾。
再加上中上游人口、灌溉面積以及水庫的增加,導致來水量不斷下降,大西海子水庫的多年蓄水還不到設計水位,無奈只能優先灌溉需要,緊閉泄水閘門。
因此大西海子水庫下游的363公里河道徹底斷流,下游的溼地、紅柳、胡楊等隨之消失;2160萬畝草場退化;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木塔格沙漠甚至出現多處合攏;218國道作爲新疆境內的交通大動脈,也多次被黃沙掩埋,人們終於意識到拯救臺特瑪湖迫在眉睫。那臺特瑪湖是如何“死而復生”的呢?
臺特瑪湖是如何死而復生的
2000年我國投入107億用於臺特瑪湖治理,並開始了第一次生態輸水,然而近1億立方米的水,到了大西海子水庫下游106公里就已經沒有了;第二次輸水超2億立方米仍然沒能到達臺特瑪湖。
經過調查才發現因爲臺特瑪湖乾旱太久,輸送的水資源幾乎都被補充到了沿線的地下水,於是輸水從一次到位變成了“多時段、長曆時、小流量”,先補充沿線地下水,滋養沿岸植被,逐步將水送到終點站——臺特瑪湖。
當然,近年來的全球變暖,讓塔里木河的來水量大大增加,甚至還多次出現沙漠洪水,也爲生態補水提供了一定的水量基礎。截止到2024年9月9日,塔里木河已集中生態輸水達25次,下泄水量達98.45億立方米,塔里木河早已實現全線貫通。
下游的地下水位也從原來的8-12米提升到了2-4米,沙化面積減少了700多平方公里,臺特瑪湖總面積達88平方公里,雖然沒有真正恢復到往日榮光,但也足以能稱得上是“奇蹟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