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解釋 電腦預估產生誤差

臺灣東部海域3日發生強震,其中花蓮市的芮氏規模高達7.2。(取自氣象署官網)

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臺都明顯感受到搖晃,雙北地區震度達5弱,許多人甚至認爲超越921大地震,手機卻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引發外界質疑。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說明,警報是針對地震規模5以上,且震度4級以上地區發送,電腦初判雙北的震度在4級以下,才未發出警示,日後做法可再檢討精進。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昨日的震度都達到5弱,基隆市也有4級,但民衆都沒有收到警報。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昨日警報有發給中部、南部、東部等12個縣市民衆。

各地實際震度達4級以上,但預估震度未達4級而沒有發佈的區域爲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高雄市桃源區、屏東縣九如鄉等6地,部分地區預估震度僅3級,因此警報範圍未涵蓋。

氣象署過去編列上億元預算整合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但立法院2022年10月就曾指出,隨着都市發展或規畫,部分地區高樓林立,以致雖震度低,民衆仍極度有感,建議氣象署檢討放寬告警標準,而氣象署當時僅迴應會加強預測準確性。

吳健富坦言自己也沒收到警示訊息,現行的地震警報發送標準,是地震規模5以上,且震度4級以上地區會發送,而電腦只能透過地震波P波的1秒內來預估後續情況,容易產生誤差。

吳健富指出,昨地震發生在上午7時58分9秒,氣象署第1報預測在58分18秒結算爲規模6.2,第2報預測在58分24秒結算爲規模6.8,2個預測雙北震度都不到4級,只差了一點。

談到發報的機制要不要調整,吳健富表示,之前臺北是震度3級就發報,但被批評3級的訊息太頻繁、擾民,經評估調成4級才通報。他坦言,預報數字只差了一點,對電腦而言未到發報門檻,但對民衆而言則是有跟沒有的差別,這部分可再討論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