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翹板」效應!婦產科名醫免關判賠1400萬 醫界「五大皆空」恐更嚴峻

婦產科名醫捲入新生兒死亡醫療糾紛案,刑事無罪不起訴,民事判決近日出爐遭判1400萬元。 示意圖/Ingimage

2019年,臺中一名準備自然產孕婦到產房催生,催生時醫生髮現羊水有胎便,但未及時改爲剖腹產,而是先用真空吸引器未果,才執行剖腹手術;不過,新生兒出生後隨即休克、急救仍不治。

家屬憤而提告,刑事部分,醫生、醫院獲不起訴處分;民事判決,6月出爐,臺中地院審理後認定有醫療疏失,判醫生、院方應賠償共1400多萬元,引發醫界反彈。目前全案可上訴。

《醫預法》上路能止訟醫界觀望

醫療爭議不斷,爲促進醫病關係,今年元旦起,《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上路,一旦發生醫療爭議,須先強制調解,調整不成才能提告。能否有效減緩糾紛,醫界也在觀望。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指出,醫界對判決反彈主要有二,一是「有胎便若無立即剖腹產爲醫療過失」,此見解並不符臨牀實況,生產過程中,至少一至兩成會出現胎便,有影響者不到1%;換言之,約九成五以上有胎便,也都仍順利自然產,以此認定爲疏失理由,顯有失當,且將導致醫師在臨牀上無所適從。

婦產科學會:判決讓醫師無所適從

其次,該案所判賠償金額十分不合理,除了把該新生兒養育父母責任,全部苛責在該醫師身上;換算下來,每月要支付父母七萬元,以臺灣年輕人月薪來說,就算自己都不花一毛錢,這筆費用真有辦法支應?

黃建霈認爲,經專業人士組成的醫審會,已用醫學專業告訴法官該醫生並無疏失,如此龐大的賠償金額,前所未聞;父母權益有損,應透過醫療補償制度,或透過社會保險給付,絕非把責任全部轉嫁到醫師身上。

他指出,對新生兒逝去生命深感惋惜,但醫界多認爲該醫師已盡力,處置也符合醫學專業見解,在產科醫師稀缺時代,儼然是一大重擊;過去有一半的婦產科醫師會投入產科,當前已只剩下五分之一,以後小孩若怎麼了,就要計算這般鉅額撫養金,憂心民衆可能不尋生產事故救濟,反而增加不必要訴訟,未來可能不會有人想當婦產科醫師,甚至連小兒科醫師也「剉咧等」。

律師:「翹翹板效應」發酵

律師陳君瑋表示,過去發生醫療糾紛,刑事上醫師遭認定有罪機率較高,隨着醫界反彈,認爲自己初衷是救人,卻要蒙受可能的牢獄之災;2018年起,《醫療法》第82條修法上路,要能主張醫師違反「醫療準則」,由於要證明的門檻明顯提高,等同提高刑事有罪門檻,當刑事成罪機率變低,民事成罪機率轉高,如同「翹翹板」效應。

他分析,刑事判定無過失,背後有醫審會專業鑑定,民事卻判賠1400萬元,兩者截然不同調,翹翹板反彈力道過大,引發醫界高度反彈。

判賠金額方面,陳君瑋表示,依該案法院判決邏輯,假設條件包括小孩要健康成長、長大後要有薪水頗優渥工作、父母也要活到一定歲數等,但法律仍有「衡平原則」,應同時納考量。

陳君瑋認爲,判決若可能造成高度爭議,應納社會影響,否則打擊醫界士氣,可能讓高風險科別,引發寒蟬效應,對未來醫師選擇科別,也可能構成負面影響。

對於醫病之間如何儘可能減少糾紛,他建議,彼此都要詳細溝通,互相理解,除了醫師要交代,民衆也要主動問清所有可能狀況;若醫師遇到什麼都不問的病人,也要設法讓病患瞭解,纔有機會促進更融洽的醫病關係。

(本文出自 2024.08.02《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