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服務業 如何解決青年低薪

臺灣的政策長期側重於科技業、輕忽服務業。圖爲餐飲人員忙着手中工作。(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去年啓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2期,美其名是爲改善青年就業問題,但文意竟認爲年輕人偏重從事薪資較低的行業,而非改善整體薪資環境。難道只有「護國神山」重要,爲民生撐起半邊天的服務業就不重要嗎?如果政府看不到這羣在社會基層打拚、貢獻良多的青年,又奢談解決青年族羣低薪問題?

行政院浩浩蕩蕩統合11個部會資源,去年提出5大目標、12項策略、48項措施,預計在2026年前投入160億元,協助80萬名青年就業。該方案明確指出青年投入住宿及餐飲業的比重明顯高於整體國人,投入製造業的比重則明顯低於整體國人,對照各行業初任人員平均經常性薪資水準,以從事製造業3.7萬元最高,住宿及餐飲業2.7萬元明顯偏低,拉低青年薪資水準。

方案內容提到,由於青年偏重投入薪資較低行業,以致形成外界對於青年薪資偏低觀感,須思考如何引導青年投入製造業、金融保險業或醫療保健服務業等薪資較高行業,提升青年薪資。

上述內容恐怕令多數青年,看了都不開心。教育部口口聲聲要學生適性揚才,依循興趣及能力去發展專業,但就業後薪水偏低,勞動部又建議改學其他「薪情」好的專長,以獲得較高薪水,大相逕庭的策略方向,要如何達成政策核心目標?

住宿及餐飲業是臺灣觀光及民生的重要基礎,但政府解決青年低薪的方式,竟然是叫年輕人不要從事低薪的服務業,而非設法提升薪資環境,難道臺灣只要半導體等高科技,不需要服務業嗎?

臺灣的政策長期側重於科技業、輕忽服務業,若投資青年就業方案不做調整,再走下去,勢必會讓本國服務業找不到人才,甚至不斷萎縮,不應把所有人都趕去「高薪製造業」,政府要看到「低薪服務業」的困境,並想辦法解決,才能解決整體低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