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攜手國衛院研發新藥 抑制腸道慢性發炎
清華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於芯(右二)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左二),帶領清華化學系博士生薛雯勻(左一)、生技所碩士生吳苡伶(右一)成功研發出治療慢性腸道發炎新藥。(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現代人常因壓力引發腸道慢性發炎,清華大學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於芯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組成生物、化學跨領域研究團隊,找到關閉腸道細胞表面離子通道的機制,成功研發出抑制發炎分子釋放的藥物,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清大指出,現代人因情緒緊張、飲食不正常等,導致慢性腸道發炎病患人數逐年攀升。根據健保署統計,2022年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增加到10萬分之19.6;克隆氏症盛行率則約10萬分之8.3。患者長期受到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困擾,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腸道穿孔。
清大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於芯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1種免疫失調,成因迄今不明,也無法根治,目前臨牀上多半靠消炎藥、類固醇控制,且容易復發。近來雖有新型抑制免疫的生物製劑問世,但治療費用昂貴,許多患者無法長期負擔,並將增加健保支出。
清大與國衛院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則另闢蹊徑,研發出新型的小分子藥物,可阻止腸道表面黏膜細胞的離子通道打開,令發炎分子跑不出來,成功抑制發炎反應。
邱於芯10年前與澳洲研究團隊合作時,曾研發出1款能關閉PANX1離子通道的藥物,但當時發現的藥物有肝毒性的副作用。這次透過清華與國衛院的雙邊合作計劃,與專精藥物化學的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謝興邦與研究員李靜琪合作,成功改良了舊藥的分子結構,效果更好,也解決肝毒性的問題。
邱於芯說明,新藥的重要突破在於僅專一作用於關閉離子通道蛋白,而不會影響到其他的蛋白質,因此,效果好又安全。她也指出,研發出關閉PANX1離子通道的新藥,就像掌握了一把控制細胞發炎的新鑰匙,未來還將繼續研發治療其他發炎性疾病的新藥,可望爲組織損傷、免疫相關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