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掃墓踏青 請慎防恙蟲病感染
▲民衆掃墓踏青等野外活動,易接觸恙蟲孳生環境機會,增加感染恙蟲病風險,恙蟲病如未經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0%,民衆切不可輕忽。(圖/記者林悅翻攝)
依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每年清明連續假期後,恙蟲病病例數漸增,由於民衆掃墓踏青等野外活動,易接觸恙蟲孳生環境機會,增加感染恙蟲病風險,今年截至3月25日,全國共累計67例恙蟲病病例,感染地以花東地區居多,恙蟲病如未經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0%,民衆切不可輕忽。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叮咬經過的人類或動物造成感染。恙蟲病潛伏期約9至12日,典型的症狀爲持續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約1周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最重要的特徵爲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焦痂(eschar),請民衆多加留意。
臺南市衛生局長陳怡提醒,民衆於野外活動時,應着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於皮膚裸露處塗抹經衛生福利部許可之防蚊藥劑(蚊蟲忌避劑),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更衣,以避免被恙蟎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另掃墓後應隨手帶走積水容器,避免蚊蟲孳生,增加登革熱傳染風險。如有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及草叢暴露史,供醫師臨牀診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