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急需更多情感支持,此乃關鍵所在

鑑於我們當地學校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霸凌、情感虐待、自殺以及最近的中學生自殺事件——是時候將重點放在“預防”而非“治療”上了。真正的預防方法應當讓我們當地社區的家長、看護人、教師、管理人員,尤其是我們關心的年輕人知曉。

在她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中心日報》的教育記者基利·多爾報道說,在最近的學生自殺事件之後,我們的社區呼籲改變州立學院地區學區處理各種情感虐待的方式。

正如多爾文章中衆多家長和學生的表述所示,我們的學校存在一種虐待文化。一位家長說:“他們需要意識到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相信這些孩子,併爲此採取措施。而且我知道懲罰孩子很難,但確實需要真正的改變和真正的幫助。”

最近,SCASD 負責人柯蒂斯·約翰遜(Curtis Johnson)和已退休的學生服務主任珍妮·克努斯(Jeanne Knouse)強化自身立場,只爲給自己以及該地區的政策和項目進行辯護,他們堅稱該地區正在盡一切努力調查和制止發生的霸凌行爲。那首先預防它呢?難道這不算爲制止它而做的“一切”嗎?在經歷瞭如此多的悲傷之後,爲何我們當地的領導層不堅持立即採取行動,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將最新的最佳實踐向家長和教師推行呢?

我們的表現比學校和社區領導人那微不足道的迴應要好,並且可以實施三項新的最佳實踐。

作爲一個社區,我們需要從處理欺凌行爲和心理健康後果轉向預防。SCASD 在這一領域能夠做得更多。中心縣專員委員會所發佈的聲明有助於增強人們的認識,但並未實施預防精神疾病、欺凌、情感虐待和自殺的實際方案。

父母和照顧者有責任確保他們的孩子掌握最新的最佳預防手段,而不是等到需要治療時才行動。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父母認爲自己在青少年的關鍵時期提供了情感支持,然而青少年卻不認同。所以,青少年只能默默忍受,無處尋求幫助。

家長們也需要持續呼籲變革,因爲學校在適應應用於學校教育的幸福心理學的最新發展方面反應遲緩。學校的政策和項目反映了一種過時的模式,這種模式側重於治療,卻對預防幾乎毫無理解和意識。

青少年尚未擁有一個用於理解自身心理健康和幸福的框架及心理模型,無法表達內心的狀況。我們都認同,快樂、健康且茁壯成長的孩子不會傷害自身或他人。我們已確定了健康自我的 40 種屬性,家長和教師能夠將其融入日常活動之中,以增強年輕人的幸福感。通過教授自我意識和健康自我的 40 種屬性,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可以幫助初中和高中的年輕人培養技能,讓他們免受現代生活壓力的影響。

安息吧,艾比,要知道爲了紀念預防自殺月,我們正在竭盡全力防止發生在你身上的悲劇。

亨利·布日奇基和伊萊恩·布日奇基是位於州立學院的布日奇基集團及學校自我中心的聯合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