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車趴趴走 衍生假車牌氾濫

權利車和假車牌氾濫,成爲治安問題。刑事局自8月1日起發動全臺「淨牌專案」,針對販售、使用假車牌者同步加強查緝。(林鬱平攝)

權利車使用者因擔心會被銀行發現強制收回,大多會使用AB車牌上路,造成僞變造車牌氾濫。國內使用僞變造車牌件數逐年攀升,從2021至2023年平均每年216件,增加到今年1至7月已有398件。

刑事局自8月1日起發動全臺「淨牌專案」,針對販售、使用假車牌者同步查緝,至8月25日查獲280件、274人,並要求販售假車牌的網路平臺業者下架,另外已蒐集6萬4000多筆遭吊扣、吊銷的車號,將從源頭分析比對查緝。

交通部分析近5年使用僞造車牌的車籍發現,有74%車牌是遭註銷、吊扣等非正常狀況,有26%牌照狀況正常,可能遭他人冒用。警方指出,違法使用假車牌,主要區分爲「AB車懸掛假車牌」及「原車主懸掛假車牌」兩大類。

其中「AB車懸掛假車牌」爲購入無車牌的車輛或權利車後,再到網路購買相同車型、顏色的車牌懸掛上路;「原車主懸掛假車牌」則多是原車主因酒駕、超速等交通違規遭吊扣、吊銷牌照,但爲了繼續用車,遂購買假車牌上路。

警方調查,僞造車牌賣家通常在網路平臺登廣告,待買家接洽後,再跟大陸港澳地區下單客製化車牌,1組假車牌售價約6000元至1萬2000元不等。警政署已3度函文業者加強宣導,要求自律下架類似商品,並擬請數發部、經濟部從源頭管理。

交通部針對近來僞造車牌增加,研議跨機關合作查緝機制,公路局後續將建立疑似使用僞造車牌灰名單,分析熱點並加強稽查,透過聯合通報查緝,若假車牌車輛停在路邊,除開單與移送外,汽車可當場移置保管,並研擬新增防僞機制。對車牌遭僞造的受害者,研擬補救措施,未來可持報案證明免繳規費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