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綠色轉型利好能源電力?機構密集看多,半年報業績仍在“爬坡”
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首次系統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具體涵蓋區域發展、產業結構、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消費模式、科技創新等不同領域,並提出多個具體的量化目標。比如,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週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等。
《意見》發佈之後,多家機構發聲看多能源電力等板塊。從二級市場來看,8月12日A股市場能源設備、環保等板塊逆勢上揚,在滬深兩市收跌、成交額跌破5000億元的背景下,Wind環保板塊保持了1.45%的漲幅,能源設備板塊漲幅達到1.49%。
不過從板塊內公司來看,半年業績呈現明顯分化。以申萬一級電力設備行業爲例,23家上市公司公佈了半年報,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以1667.67億元的營收、228.65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列行業第一。除中超控股(002471.SZ)虧損外,其餘歸母淨利潤全部爲正,盈利超過1億元的佔一半以上。然而與去年同期相比,部分公司出現營收下滑,從利潤指標觀察,下滑數量和深度則更加明顯。
密集看多能源電力
《意見》作爲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目標到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
華泰證券8月12日研報認爲,此次發文在今年2月19日審議通過的《關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基礎上,強調綠色轉型從“促進”到“加快”,對能源轉型產業鏈投資具備重要指導意義。
《意見》提出,加快西北風電光伏、西南水電、海上風電、沿海核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分佈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推進水風光一體化開發。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合理佈局和平穩建設節奏。
此外,還提出了加強清潔能源基地、調節性資源和輸電通道在規模能力、空間佈局、建設節奏等方面的銜接協同,鼓勵在氣源可落實、氣價可承受地區佈局天然氣調峰電站,科學佈局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光熱發電,提升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和綜合調節能力。以及建設智能電網,加快微電網、虛擬電廠、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等。
德邦證券認爲,此次《意見》出臺有望加速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清潔能源運營商及抽水蓄能虛擬電廠、輸配電網等環節有望率先受益。
國盛證券同樣看多海風、核電及靈活性煤電領域的投資機會。伴隨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煤電向調節性電源轉變,其靈活調節和容量支撐價值進一步凸顯,通過“電量電價(傳導燃料成本)+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輔助服務(獲取調節收益)”獲得穩定合理化收益,國盛證券認爲,煤電價值重估的投資機會值得重視。
據國盛證券預計,2024年和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仍將持續提升,電力領域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還將加速提高。同時,隨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程加快,以海上風電爲主的新能源和具備成長確定性和紅利潛力的核電板塊值得關注。
業績仍在“爬坡”
政策利好頻出,二級市場也隨之作出反應,環保、能源設備等板塊逆勢上漲。不過,從近期公佈的半年業績來看,不少公司收入、利潤承壓,甚至有部分公司還存在同比大幅下滑的情況。
Wind申萬一級電力設備行業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共有23家上市公司公佈半年報。寧德時代以1667.67億元的營收、228.65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列行業第一。上述公司中,一半以上公司盈利超過1億元。
蔚藍鋰芯(002245.SZ)營收、利潤增幅雙雙領先,上半年營收30.65億元,同比增長36.19%,歸母淨利潤1.67億元,增幅高達301.74%。此外,長城科技(603897.SH)也實現了63.18億元的營收和1.16億元的淨利潤,增幅分別爲23.46%和85.14%。寧德時代歸母淨利同比增長10.37%,但收入下滑11.88%。
業績壓力比較大的公司還有天華新能(300390.SZ)、國際實業(000159.SZ)、容百科技(688005.SH),收入下滑幅度都在40%以上,德新科技(603032.SH)收入同比降幅最高,達到66.86%。從歸母淨利潤看,有4家下滑幅度在40%左右,還有3家利潤幾乎“歸零”。其中,容百科技歸母淨利潤僅有1027.79萬元,去年同期則是3.79億元,降幅高達97.29%。德新科技歸母淨利潤只有778.56萬元,去年同期是1.39億元,降幅爲94.40%。
容百科技主要從事多元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鈉電材料及多元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高鎳及超高鎳系列產品技術與生產規模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不過,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88億元,同比下降46.58%,原因是公司產品售價隨原材料價格下降而調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27.79萬元,同比下降97.29%,原因主要是市場競爭加劇、原料價格波動等,導致一季度大幅虧損,不過二季度經營好轉,扭虧爲盈。
德新科技是面向鋰電池裁切及高精密狹縫式塗布模頭、塗布設備及塗布配件等領域提供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降66.86%。據公司介紹,主要是因爲公司主營業務受行業週期及下游價格戰影響,公司訂單減少,對應收入大幅下降。
業績下滑最明顯的是中超控股則“另有原因”。按照公司半年報解釋,剔除衝回訴訟計提負債、股份支付費用等因素後,實際是盈利且同比增長182.60%。但是收入依然是下滑的,同比減少14.72%。
“目前公司有在手訂單約30多億元(其中國網及電力系統等大型央、國企在手訂單佔比80%以上),在手訂單充足,”中超控股稱,但受公司主要原材料銅價大幅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本期客戶下單、發貨滯後,導致營業收入減少,相關利潤尚未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