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Tier 1,敗退電機

去年折戟激光雷達,今年又敗退電機。

全球第一Tier 1怎麼了?

最近,博世官方透露,正考慮關閉一家在德國的電機工廠,並可能會進一步裁員。

此時距離博世宣佈放棄激光雷達,不過剛過去一年。

無獨有偶。

歐洲第一大車廠,百年大衆近期也正在考慮,在德國本土關閉工廠,並計劃裁員。

第一大Tier 1與第一大車廠,短期內雙雙計劃關廠和裁員。

歐洲汽車工業怎麼了?

博世CEO斯特凡·哈通 (Stefan Hartung)近期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博世正考慮關閉一家位於德國的電機制造工廠。

不過,哈通隨後又補充,博世將繼續推行其電氣化戰略。

由此可見,關閉電機廠,並非是因爲博世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動搖。

而是由於博世對未來的悲觀預期。

博世認爲,受大環境影響,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從整體需求來看,全球汽車市場的需求低於5年前的行業預期,具體到歐洲本土市場,產量將相比5年前減少幾百萬輛。

而細分到電車市場,博世預計增速也比較慢。其進一步透露,現在已經有客戶推遲電車零部件訂單了。

由於現有產能需求減少,以及市場預期不樂觀,因此博世關廠的同時,還會考慮進一步裁員。

這一幕,很難不讓人想起博世去年此時,在激光雷達的受挫。

但有意思的是,在博世看來,電機卻並非是車載激光雷達那樣的新生事物,而是有着上百年曆史的“老古董”。

2021年4月,博世曾在其官方網站上發文,簡要回顧了其開展電機相關研究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87年。

博世在當時表示,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電機研究仍大有可爲。

博世正在研究新的解決方案,比如無需磁鐵的勵磁同步電機,尋找電刷的替代品,還將AI技術融入到產品改進中。

一年半以後,博世將電機生產擴張至美國,在當地投資超2.6億美元當時摺合人民幣約18.4億元建廠。

可見,電機研發在博世長期受到重視,發展的也還不錯。

但如今,第一Tier 1在電動化的競爭中,還是掉隊了。

所以電機到底有什麼奧妙,能改寫供應商的競爭格局?

這裡所說的電機,是指車載驅動電機,相比工業電機,對功率密度、調速範圍和散熱等要求更高。

主要有兩大核心部件:

定子和轉子。

定子主要有3大組成部分:

定子鐵芯、定子繞組和機座,其中繞組是電機電路的一部分。

內部空腔放置轉子,轉子與定子間存在空氣縫隙。

當動力電池輸出電能,電流流經定子繞組時,會產生旋轉磁場,磁場與轉子中的磁場相互作用,帶動轉子開始旋轉,電機輸出動力。

根據轉子和定子的轉速,常見的電機可分爲兩種:

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

同步電機,即轉子磁場與與定子磁場的同步轉動,常見的主要是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密度和運行效率都比較高,結構也更緊湊,更小的體積能給車省出更多空間。

永磁同步電機已成爲國內電機市場主流,一般單電機車型都會搭載。

不過,由於轉子採用永磁體,自帶恆定磁場,製作材料比較昂貴,因此電機物料成本相對比較高。

再加上電機工作時溫度上升,可能會導致永磁體退磁,因此有人尋求其替代品,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勵磁同步電機。

通過給轉子纏繞線圈,然後通電產生磁場的方式,替代永磁體。

但由於需要給轉子通電,需要用上“碳刷”,工作時碳刷會磨損,在內部產生粉塵,出現新的問題。

目前搭載這種電機的車型比較少,比如寶馬i3。

再來看異步電機或者說感應電機,一般和永磁同步電機結合,採用“前異後同”佈局,搭載在四驅車型上。

這類電機的轉子採用感應線圈,其外部定子通電後,定子磁場在旋轉中變化,切割轉子線圈產生電流,產生的磁場與定子磁場互斥,帶動轉子轉動,從定子通電到轉子轉動,存在時間差,所以叫異步電機。

結構相對來說簡單,成本比較低,不過,由於電能到機械能的轉化相對步驟較多,所以這類電機能耗相對較高。

前面提到,博世實際在電機上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嘗試研究成本更低的勵磁電機,用非接觸式方式替代“碳刷”,通過創新結構和材料來提高電機效率和功率密度。

聯繫大背景來看,或許博世在電機的敗退,尤其還是在德國本土關廠, 並非純粹是技術原因。

受多種因素影響,以博世爲代表的整個歐洲汽車工業,正在走向黃昏。

今年9月,歐洲第一大車廠和第一Tier 1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幾乎在博世CEO考慮關廠裁員的同一時間,類似的計劃,擺到了大衆集團CEO奧博穆 (Oliver Blume)案前。

爲了在電氣化轉型中存活,大衆管理層決定削減開支,從兩方面實施降本計劃:

關廠和終止就業保障。

先來看關廠。

隨着歐洲近2年汽車市場萎縮,大衆出現產能過剩,目前約有50萬輛的產能無法消化掉,面向未來,大衆和博世同樣悲觀,認爲銷量短期無法復甦。

大衆只能考慮關閉兩家工廠,有報道稱,這其中包括1家整車製造廠和1家零部件生產廠。

這是大衆87年來首次在德國本土關閉工廠。

關廠的同時,大衆打算終止6家工廠的就業保障計劃。

所謂就業保障計劃,是大衆此前的一項承諾,即2029年前大衆不會裁員,目前已經實施了30年。

一旦靴子落地,將意味着超10萬人一夜失去“鐵飯碗”承諾,面臨被裁風險。

這點燃了大衆工人的怒火,工會在與管理層談判破裂後,宣佈將舉行罷工。

大衆後院起火,同時下調了盈利預期,德系另外兩大豪強也陷入困局。

不久前,受召回事件影響,寶馬將利潤率下調至6%,減少2-4個百分點。

奔馳則表示,受最大市場中國需求下滑影響,決定將利潤率從11%下調至7.5%-8.5%。

主機廠的壓力,已經傳導給了上游供應鏈。

博世、大陸、法雷奧、採埃孚……一衆燃油車時代的知名供應商,相繼宣佈裁員。

舍弗勒剛剛也宣佈,在與緯湃科技(前身爲大陸動力總成部門)合併後,因爲市場形勢和人員冗餘,將裁撤部分崗位。

具體人數沒說,但相比採埃孚一刀裁員1.4萬人,僱員8.4萬人的舍弗勒則給員工吃了顆“釘心丸”:

從主機廠到供應商,歐洲汽車工業的集體動盪,有當局政策不穩的因素,德國、法國、新西蘭和瑞典的電車補貼政策在去年年末後,相繼收縮或取消,電車市場很快萎縮。

相關數據顯示,1-8月的電車銷量同比下滑4.8%,這可能也是爲什麼,博世的電機客戶會推遲訂單。

細分市場銷量下滑,整體市場情況也比較糟糕,歐洲汽車銷量已降至3年來最低水平。

但除了政策因素,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競爭對手變強。

過去像大衆這樣的巨頭,如果本土出現產能過剩,尚且可以考慮向中國市場輸出。

然而,隨着中國汽車工業崛起,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

大衆集團CEO奧博穆在面對工人時坦承: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出行需求,催生不同的產品。電動出行更省,科技重塑豪華。

西邊不亮東邊亮,歐洲汽車工業步入黃昏,中國汽車工業旭日東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汽車。

屬於中國汽車的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