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業變革:亞洲崛起,美國地位下滑

歡迎關注“邊際Lab”財經公衆號,我們是一個持有專業資質的團隊創建的平臺。爲了讓您時刻掌握財經動態,我們每天爲您送上【財經早報】,幫助您迅速捕捉最新的熱點要聞、權威的機構觀點以及深入的研究成果。

近期,Natixis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造船業的結構性變化導致美國作爲直接船舶購買者和生產者的地位顯著下降,亞洲已經崛起成爲主要的造船中心,佔據全球造船訂單的90%。其中,中國、韓國和日本成爲主導力量。

中國在全球造船業中表現尤爲突出,特別是在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市場。2023年,中國的造船訂單佔全球的比例已經超過50%,顯示出其在造船行業的強大競爭力。

與中國不同,韓國在油輪、天然氣運輸船和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等高技術船舶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2023年,韓國的造船訂單佔全球的約30%。韓國船企憑藉其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成功在高附加值船舶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雖然日本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仍佔據全球約10%的訂單。

美國作爲直接船舶購買者和生產者的地位在近年來顯著下滑。主要原因在於亞洲特別是中韓日三國在造船技術和產能上的迅猛發展,導致全球造船訂單大量流向這些國家。此外,美國自身造船產業的高成本和較慢的技術進步也限制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根據Natixis的分析,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和友岸外包政策可能會間接促進亞洲其他地區,尤其是韓國造船業的發展。隨着全球造船業的持續變革,亞洲國家將繼續在這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韓國也將在高技術船舶領域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

總的來看,全球造船業的結構性變化將繼續深化,亞洲特別是中國和韓國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鞏固。而美國需要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在這一全球競爭中重新獲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