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系基金“中考”放榜:中泰姜誠“押寶”紅利奪冠 渤海匯金旗下基金墊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市場持續震盪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券商系公募產品的回報率表現如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些由券商(資管)管理的主動權益基金(以下簡稱“券商系基金”),其年內的回報率在整個公募基金行業位居前列。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海通紅利優選一年持有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均超過17%,在券商系基金上半年回報率排名中位居前三。而在全部公募主動權益基金中,共有113只基金上半年回報率超過17%,佔比約爲1.5%。

事實上,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已然是大勢所趨。目前,包括廣發資管、光證資管、安信資管、國金資管等在內,多家券商正在申請公募牌照。

不過,有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由於券商資管向公募轉型的時間尚不長,可能在產品創新、投研覆蓋、渠道建設以及合規等方面,仍與傳統公募基金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

紅利主題佔優

今年上半年,A股各行業板塊的表現有所分化。其中,紅利資產、資源類板塊表現較好。受益於這些板塊的上漲,在券商系基金中,同樣是紅利主題基金“領跑”。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6月30日,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海通紅利優選一年持有B、浙商匯金轉型升級A、東方紅啓恆三年持有A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爲:18.73%、18.55%、17.45%、16.75%、16.48%,爲上半年回報率最高的5只券商系基金。

此外,上半年回報率居前的券商系基金還有:中金優勢領航一年持有、國泰君安遠見價值A、中信證券穩健回報A、華泰紫金碳中和A、東方紅啓華三年持有A,這5只基金的回報率位於13%—16%區間。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向記者分析,上述基金均屬於紅利、價值風格的基金,從持倉來看,基金均重倉配置瞭如金融板塊、週期板塊的紅利價值股。而在2024年,大盤價值風格基金表現出色,截止到2024年7月3日,300價值指數上漲13.63%、紅利上漲9.05%,大幅跑贏同期市場其他主流指數,因此,配置這類風格資產的基金同樣表現相對出色。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中,包含三隻銀行股、四隻高股息概念股,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的持倉同樣偏好銀行股和高股息概念股。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均爲:姜誠和王桃。姜誠在今年6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是自下而上進行選股,不挑行業、風格,看好的只是特定的資產、特定的股票,不做方向判斷。”

彼時,他談道,“當前組合的行業分佈是自下而上被動堆疊而成的結果,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主動選擇。以金融和地產的配置爲例,配置比例不低並不是因爲自上而下地看好金融和地產整個行業,而是我認爲特定的地產、銀行股從目前的價格和競爭優勢來看,能爲未來的不確定性提供足夠的安全邊際,如果有好消息發生,它們還可能貢獻不錯的超額收益。”

相比之下,上半年,小盤股、醫藥以及新能源板塊波動較大,聚焦這類資產的券商系基金,其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普遍較差。

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6月30日,渤海匯金低碳經濟一年持有、渤海匯金量化成長A、國新國證新利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分別爲-26.51%、-24.40%、-24.36%,爲上半年淨值回撤幅度最大的券商系基金。

除此之外,中銀證券健康產業、中銀證券優勢成長、財通資管新能源汽車等12只基金上半年的回撤幅度也超過20%。

在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看來,券商資管的主動管理能力呈現差異化的原因,主要是券商的投研能力以及整體的投資風格所決定的。

“優秀的投資經理和研究團隊是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的關鍵。不同券商在人才招聘、培養和激勵機制上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其主動管理能力的強弱,而往往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券商有着更強的投研能力。此外,由於不同券商可能投研體系以及所擅長的策略並不相同,部分券商可能在某一些行業或策略上更爲擅長。這也可能導致券商在投資表現上呈現差異化。”該人士談道。

管理規模分化

券商系基金業績呈現分化的同時,各家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進展已然拉開了差距。

單從管理規模這一角度看,較早佈局公募業務、持續投入資源的券商資管,已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作爲在行業內率先開啓業務轉型的券商資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東方證券資管的公募管理規模已達到1613億元。

同時,根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財通資管、中銀證券資管旗下的公募管理規模分別爲1279億元、1183億元;而先後在2017年12月底、2021年1月初拿到公募牌照的中泰證券資管、國泰君安資管,其公募管理規模分別爲410億元、549億元。

而在2017年之前就拿到公募牌照的浙商證券資管、長江資管,目前還尚未踏入“500億元”隊列。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長江資管、浙商證券資管旗下的公募管理規模分別爲224億元、377億元。

除了佈局公募業務,券商資管也在通過優化私募業務來提升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私募資管總規模爲5.35萬億元(包含資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較去年四季度末增長0.93%。

其中,以主動管理爲代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增至26867.39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增長3.63%,佔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的比重爲50.18%;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爲26673.3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1.64%,佔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的比重爲49.82%。

產品結構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券商固收類產品規模爲43057.8億元,佔比80.42%;混合類產品規模爲5268.4億元,佔比9.84%;權益類產品規模爲4862.56億元,佔比9.08%;期貨和衍生品類規模爲351.93億元,佔比0.66%。

公募化轉型挑戰

長遠看,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已爲大勢所趨。而獲取公募牌照是券商實踐公募化轉型的必經之路。

目前,多家券商資管正在申請公募牌照,包括廣發資管、光證資管、安信資管、國金資管等。

同時,還有不少券商正在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以爲下一步申請公募牌照作準備。目前,中信建投、華福證券、華鑫證券、國海證券等券商均已提交了申請材料

另外,也有一些券商希望通過設立基金公司來獲取公募牌照。

去年7月,財信基金的設立申請獲得證監會反饋意見;去年9月,中原證券公告,公司將與江蘇蘇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原蘇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實際申報名稱爲準),擬從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等業務;今年2月底,萬聯證券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材料獲證監會接收。

盈米基金有關人士向記者指出,隨着資管新規過渡結束,券商資管的通道受到大幅壓降,呈現出從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轉型,從私募向公募轉移的趨勢。目前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轉型初見成效,在規模增長中固收產品爲主力,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加速券商資管的快速發展。

“目前券商資管整體呈現公募化的趨勢,這表明券商資管更專業化與精細化,同時在信息披露以及合規風控方面也在逐步和基金公司接軌。”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有關人士表示。

不過,由於券商資管向公募轉型的時間尚不長,在產品創新、投研覆蓋、渠道建設以及合規等方面,仍與傳統公募基金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

對此,上述盈米基金有關人士建議,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改善:首先,可以在ETF等細分主題產品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利用券商資管在ETF交易方面的優勢,構建全方位的服務格局。其次,需要加強對個人投資者的服務能力,提升對個人投資者的服務質量,促進業務結構優化調整。最重要的是需要向買方投顧的方向轉型,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投顧業務,實現財富管理與資管業務的有效銜接,爲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滿意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