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募資 成功案件、金額創新高
臺灣多元資本市場中,羣衆募資可以容許短期、專案、小金額,近兩年更新增國際團隊加入,維持噴噴、flyingV、羣募貝果三個羣衆募資平臺的熱度,早期資金資訊平臺FINDIT追蹤,今年該市場沒有明顯「中『疫』」,繼上半年成功募得超過新臺幣10億元,第三季再躍6億元門檻、成功募資案件有296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副研究員張嘉玲指出,經濟學主張完全競爭市場,能爲整體社會帶來最大的福利,隨着國人對羣衆募資越來越熟悉、國內外羣衆募資的資訊越來越透明,國內羣衆募資平臺專案的「國際化」、「競爭性」已然勢不可擋。
儘管主管機關當初設計的羣衆募資,分爲股權型和回饋型,多年下來的運作結果,可以看出,國人只能接受回饋型,自2012年至目前的成功募資案件全數爲回饋型羣衆募資案件。且隨着國人的信任度上升,募資金額水漲船高,較之2019年第三季的成功募資金額逾2.4億元,年成長32%,及至2020年第三季已跨過6億元,年成長150%,向上增長無限度。
羣衆募資市場的交易行爲,和一般資本市場不同,回饋型羣衆募資偏向「預付訂貨」,張嘉玲指出,綜合臺灣的三個羣衆募資平臺,募資案件的分類,主要是科技與設計類,以2020第三季爲例,科技類成功募得超過2.8億元,設計類則成功募得超過2.2億元,募資趨勢上有越來越多的生活用品,如一向熱門的藍牙耳機、桌遊、環保商品、空氣清淨機,可以看出贊助者對於新穎、實用的勇於追求,且加上臺灣出貨比率遠比國外募資平臺來得高,更有助於市場加速運作。
張嘉玲分析,臺灣回饋型羣衆募資已累計超過4,700件,根據FINDIT資料統計,可發現至2019年11月已超過1,500件羣募案件,屬於傳統產業的中小或微型企業發起之募資案,約佔整體募資案件的1/3,足見羣衆募資中已有許多傳統產業文藝復興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