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軍檢查飛彈 是蘇聯士兵永生難忘的羞辱

蘇聯貨船「阿諾索夫號」載着飛彈離開古巴。(資料照/shutterstock)

十一月七日,麥考伊和史蒂文森告知庫茲涅佐夫,美國準備接受蘇聯早前提議的,讓美國在中立的水域檢查把飛彈運回蘇聯的船隻。查驗的難題現在從美蘇的困難清單中移除,而成爲蘇聯單方面的難題。自此,赫魯雪夫有了解決這個難題的責任。在十一月六日,乾貨船「阿諾索夫號」離開古巴,船上載着八枚飛彈。當天,它奉命要向掛着聯合國旗幟的船隻出示飛彈,但不向掛着美國旗幟的船隻出示。第二天,命令更改爲飛彈要向美國直升機出示。又一天後的十一月九日,蘇聯商船的船長們接獲命令:挪去帆布向美國人出示甲板上的飛彈,但不打開中甲板。

「季夫諾戈爾斯克號」是最先服從這個要求的蘇聯船隻之一。但蘇聯人竭盡所能拖慢檢查的過程,方法是指控美國人的行動超出正式協議的範圍,爲此提出抗議。十一月九日,當美國驅逐艦「布蘭迪號」檢查「季夫諾戈爾斯克號」和逼近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號」的時候,蘇聯人就抗議美國船隻強行檢查蘇聯船隻的貨物。「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號」、「季夫諾戈爾斯克號」和另一艘船隻「沃爾戈利斯號」都有在外交照會中提到。十一月八日早上,載着八枚飛彈的「沃爾戈利斯號」被美國驅逐艦「索夫利號」逼近。船長承認船上確有飛彈,但拒絕向美國人出示,因爲他當時得到的命令是隻可以向掛聯合國旗幟的船隻出示飛彈。第二天,因爲接獲不同的命令,船長按照要求出示飛彈。

聯合國軍事參謀團美國代表團主席韋爾伯恩中將在迴應蘇聯的抗議時指出,美國軍艦從來沒有對蘇聯商船出言威脅或者要強迫檢查。如果「沃爾戈利斯號」馬上出示飛彈,它就不會被再次逼近。至於「季夫諾戈爾斯克號」,韋爾伯恩認爲檢查要花那麼長的工夫,是因爲語言的障礙。他發現要解釋發生在「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號」的情況要比較難,因爲這是沒有被蘇聯列爲運送飛彈的船隻,因此理應可以豁免檢查。不過韋爾伯恩又指出,美國軍艦之所以還是會靠近它,是因爲其他船隻提供的飛彈數目並不正確,所以美國指揮官決定也要查一查「亞歷山德羅夫斯克號」。

在十一月的頭十日,斯塔岑科少將把四十二枚飛彈、一○五六件設備和三二八九名官兵送上了船,要運回蘇聯。十一月九日,最後一艘運載R-12飛彈的船隻從卡西爾達的港口離開古巴,新的檢查規定也是在這一天生效。這艘船是蘇聯建造的「列寧共青團號」,運載了八枚R-12飛彈和西多羅夫的副團長哈恰圖羅夫中校指揮下的三百二十名官兵。同一天,「列寧共青團號」上的飛彈受到了美國軍艦「諾福克號」的檢查和拍照。

斯塔岑科後來報告說,在把他的師從古巴撤出的第二階段期間,共有三七一六名官兵和九八五件武器及設備被送上了十二艘船隻。西多羅夫上校的彈道飛彈團是在八月最先抵達古巴,而現在則是最後一個離開古巴的火箭人。他回憶說:「我在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中旬隨最後的海軍梯隊離開古巴。我們的梯隊在西恩富戈斯的港口登上「阿爾卡達克號」,但目的地已經不是塞凡堡而是波羅的斯克。」在前往古巴的路上,士兵們在中甲板的酷熱中大汗淋漓,但這一次他們卻在接近波羅的海時冷得瑟瑟發抖。他們之所以是前往波羅的斯克而不是返回塞凡堡的理由很簡單:所有核彈頭都是要透過該港口運回蘇聯,而「阿爾卡達克號」多的是核彈頭。

在蘇聯這一邊,接下來幾十年裡,這將是一段秘密的歷史,被諱莫如深地保持沉默,充滿困惑與相互矛盾的說法,以及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讓人倍感屈辱。

【作者簡介】

謝爾希•浦洛基(Serhii Plokhy)

烏克蘭人,小學至大學初期在烏克蘭接受教育。蘇聯解體後於1996年前往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烏克蘭研究中心研究,2007年轉入哈佛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的主任至今。

其研究領域涵蓋烏克蘭、東歐和冷戰。着有《再造失去的王國:俄羅斯的雄心五百年史》《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等書,著作被翻譯爲烏克蘭文、俄文、白俄羅斯文、簡體中文、愛沙尼亞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且屢次獲獎,其中2014年在紐約出版的《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一書獲得:「普希金之家俄羅斯圖書獎」、「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2018年出版的《車諾比:悲劇的歷史》獲得巴美列.捷福獎(最佳英語紀實寫作獎)。本人也分別於2015年與2018年獲得烏克蘭研究貢獻肯定「安東諾維奇獎」與藝術最高榮譽「謝甫琴科國家獎」。

【譯者簡介】

樑永安

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目前爲專業翻譯者,完成約近百本譯着,譯有《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老年之書》、《文化與抵抗》、《帕德嫩之謎》、《製造非洲白種人》、《再造失去的王國:俄羅斯的帝國雄心500年史》、《1917列寧在火車上》和《伊凡的戰爭》等書。

《爲什麼世界沒有在1962年毀滅?重回古巴飛彈危機現場》/貓頭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