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有感的兩岸論述
江啓臣在國民黨中常會提出兩岸論述八點主張。(黃福其攝)
中國國民黨改革委員會近日推出更新版本「九二共識2.0」,除了正面肯定九二共識對臺灣帶來的和平安全與經濟發展之外,更強烈反對民進黨企圖帶領檯灣走向戰爭的意圖。新版論述直接點出改革的亮點,將《中華民國憲法》首度放在九二共識的論述之前,意即未來兩岸任何的溝通交流必須奠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才能繼續討論與運用九二共識。簡言之,《中華民國憲法》是基本要件,而九二共識則是此框架下的戰略主軸。
這次國民黨談改革,必須改得有感才能說服選民。細看這次新版論述內容,試圖走出過去因爲民進黨利用執政優勢,污名化甚至不承認九二共識,栽贓成「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因此,將《中華民國憲法》拉到九二共識之前,使其成爲九二共識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簡言之,只有當這個要件成立,後面的結果才發生。中華民國憲法制度必須是因,九二共識才能爲果。
雖然新版論述試圖對「九二共識」開拓更進一步的論述空間,但實質上並沒有背棄兩岸中華文化同質性的底蘊。江啓臣努力維繫黨內中華民國「正藍」板塊的聲量,同時積極拓展年輕世代對臺灣主體意識的追求。黨版論述第2個與時俱進的特點,就是強調《中華民國憲法》重要性與孫中山先生創黨時的「振興中華民族」理念。在九二共識持續推陳出新的同時,並非一味放棄中華文化,用以換取年輕世代本土化。國民黨並不會毫無信仰地「在地化」,維持固有中華文化道統將是國民黨改革的信仰,也是兩岸求同存異中「求同」的力量。
在融合大中華民族主義與臺灣意識的巨大鴻溝方面,新版論述採用積極的正面表列。弱化統獨議題,並揭櫫對自由、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在北京的人權與香港問題上,展現更「接地氣」的口吻,明確指出兩岸在求同存異中,價值觀最主要的「差異」。臺灣過去數十年民主與法治發展,必須是可輸出的價值平臺。若中國大陸期望恢復兩岸交往,必須採用更包容的心胸,將此價值平臺的「差異」,重新置放在對臺工作首要位階。這樣才能真正體會臺灣人民「和平」交往的「大中華民主價值」。
全球反中聲浪陸續聚集,此時國民黨改革路線必須擺脫非黑即白的對抗路線,就算與美中「維持等距」難以達成,但避免全面對抗或無限制扈從,遠遠比一面倒更能深得選民的認同。溫和富有彈性的兩岸論述對政黨或人民仍然是利大於弊。(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