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司法擺脫政治角力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政治向來不缺熱鬧。但越熱鬧越需要冷靜檢視內在的荒謬。當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弊案及政治獻金假帳案而遭羈押禁見,這不僅是一個個案,而是一面照妖鏡,映射出臺灣司法體系被政治操弄的深層問題。

民衆黨發起的「111釘孤枝」遊行,表面上是爲了聲援柯文哲,但實際上更是一場對抗民進黨司法不公的羣衆運動。遊行的三大訴求,司法獨立性蕩然無存、被告權益不受保障,以及偵查不公開原則遭到破壞,直指民進黨政府的核心問題:雙重標準與法律的政治化。

當柯文哲被羈押時,民進黨以司法獨立爲盾,要求社會尊重檢察機關的決定。然而,這一口號在涉及自家陣營時卻顯得蒼白無力。例如,陳啓昱案中,儘管曾逃亡多天,相關當事人卻未被羈押,甚至輕描淡寫地結案。相較之下,柯文哲被指控「有勾串之虞」而遭延押,這種選擇性執法,公然挑戰司法公正的底線。

更甚者,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提議,將「號召民衆上街對抗司法審判者」定義爲妨害司法公正罪之現行犯,企圖透過法律手段壓制批評聲音。這一提案,不僅違背憲法保障的集會自由,更顯示民進黨想要玩弄司法與權力。

「111釘孤枝」遊行超過10萬名民衆上街,展現對司法公正的渴望。這種大規模抗議,是對整體司法環境的失望。根據最新民調,41.5%的受訪者認爲起訴柯文哲的證據不夠充分。這種民意反映出,司法雙重標準已深深侵蝕公衆對制度的信任。

如果司法系統成爲特定政黨的工具,其結果是整體社會對制度的厭倦與疏離。當司法缺乏一致性,其威信亦蕩然無存。這不僅損害被告權益,更使得任何個案背後的司法裁決都失去公信力。

民進黨一再標榜改革與進步,但實際上,其內部的權力運作卻凸顯保守與僵化。司法體系的政治化運作,正在撕裂臺灣社會的信任結構。而民衆黨與國民黨的合作,是否能爲此現象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仍有待觀察。

這場司法風波能否成爲臺灣社會深刻反思體制問題的契機?司法改革該如何落實,才能真正重建民衆的信任?程序透明化和監督機制的強化,是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具體的方向與行動方案。

柯文哲案的真正意義,或許不在於個案的成敗,而在於它彰顯出一個民主法治的核心命題:司法獨立應如何在政黨輪替中持續被尊重,而非淪爲政治博弈的籌碼。唯有讓司法從政治角力中脫身,臺灣才能維護其作爲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