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創新高!這樣的“第二課堂”正在火遍首都中小學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各地博物館遊人如織,爲博物館奔赴一座城讓“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北京市文物局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走進北京地區博物館的市民遊客超過2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30%,創歷史新高。

北京作爲“博物館之城”,截至2023年末,共有226家備案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18家,數量居全國首位;擁有藏品總數達1625萬件(套),排名全國第一。地處北京市的中小學校,利用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開展起了博物館教育,打造教育新場景,讓博物館變身爲“第二課堂”。

博物館正在成爲沒有圍牆的學校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這是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北京市中小學校把博物館作爲校園之外的一處寶藏地,通過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等方式,讓博物館教育成爲沒有圍牆的“第二課堂”。

作爲毗鄰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最近的學校,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附屬小學基於“讓區域資源成爲學校教育的活教材”這一原則,以場館中的人物、人文、科技、藝術、生態爲教育要素,採用研究型、合作式、體驗式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方式,建立起了“文化糧倉”劇院、“森林書苑”圖書館、“運河之舟”博物館三大課程模塊。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附屬小學師生走進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學習)

學校校長王豔榮告訴記者,豐厚的博物館資源爲學生提供了最爲生動的學習場景,五(3)班學生李雨桐在寒假期間成爲大運河博物館“星空計劃”的一名志願者後,如今的她對博物館內的不少展品都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另據學校德育副校長高明月介紹,本學期學校聯合大運河博物館開展了“會說話的瓷器”活動,嘗試在博物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讓掐絲琺琅社團的學生們參與到文物修復的輔助工作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從小樹立保護文物的意識,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爲了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的博物館教育分爲科技類、人文類和藝術類。學校科技教育主任趙勝楠以科技類舉例說,初高中物理、化學學科的一些科學原理相對抽象,學生不好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選擇適當時機在中國科技館內上課,藉助相關設備和演示,幫助學生獲得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不僅如此,學生們也在學校搭建的博物館資源中,不斷拓展自己的學習邊界。高二(9)班學生李佳熠認爲,博物館學習像是做了一道綜合題,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範圍大大擴展,在探索與實踐中鍛鍊了自己的能力,脫離了空洞的結論。高二(1)班學生季韻涵則表示,除了提高自己將實踐與研究相結合的能力外,更多的是通過跨學科綜合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高二(5)班學生李思遠、趙耘芃、宋致錦在合作完成“通惠河與漕糧驗察制度的研究”後,得出了史學研究的不易以及緊密依靠史料的重要性和高效性的感悟。

爲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新引擎

近年來,如何把歷史課講得身臨其境、把藝術之美更好地傳遞給學生,不少學校與博物館合作,開展了對教師的專業培訓。

在開設了博物館課程的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學校發現在參觀博物館前歷史教師做了相應的行前課,學生參觀時收穫更大。爲此,學校邀請了博物館的專家參與到歷史教研組的大教研中,和初中歷史教師一道研討如何把歷史知識講得更有意思。學校副校長蘇曲光告訴記者,經過教研,博物館專家和本校歷史教師在專業機構的支持下,共同研發了一套選修課程“穿越古代中國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講解歷史知識,如甲骨文如何演變成了現在的文字,還有動手體驗“鑽木取火”“印刷術”的活動。“博物館專家的加盟,爲學校歷史教師拓展了學術視野,而歷史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也爲博物館專家提供了培訓視角,這種互相借力,推動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蘇曲光說。

在北京教育學院教授呂鵬看來,館校合作是提升藝術教師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能使學校美育實踐活動更加深入、生動和鮮活。他以北京市學生金帆書畫院舉辦的“京作工藝‘燕京八絕’主體工作坊”爲例解釋說,依託工作坊的專家講座、課程讀本、教學視頻、學習任務單、實踐材料包等資源包成果,可以幫助教師從文化審美入手,經過考察、對話、實踐,充分接觸和感受工藝材料、製作流程、傳統樣式、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等內容,提升他們的科研與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專業能力。

技術賦能讓博物館教育觸手可及

在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衕小學的教室裡,學生們只需站在觸屏黑板前,用手指輕輕滑動,約0.8噸重的“後母戊鼎”即可輕鬆實現轉身,360度無死角地展現在他們眼前。能夠如此便捷地“雲遊”博物館,近距離欣賞數字文物,得益於史家教育集團設計開發的“博悟研學數字課程”。

2018年,由史家小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開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悟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近年來,隨着線上教學的大規模興起,史家小學搭建了數字化課程平臺,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悟課程”4.0版本——“數字博悟”校本課程。

(北京史家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郭志濱執教《甲骨文》)

據學校課程管理部主任金少良介紹,“數字博悟”校本課程在課程目標設置上,更加註重學生真實的學習體驗和數字素養養成。爲配合課程的有效推進,學校還搭建了“數字博悟”校本課程數字平臺。該平臺將博物館裡的文物進行數字化、可視化呈現,構建了基於網絡環境的雲端博物館資源教學系統。

據瞭解,在具體使用方面,史家小學設計了“自主探究”板塊、“相關文物”板塊、“學習資源”板塊、“專家解讀”板塊、“教師授課”板塊”,以應對不同的需求。以“自主探究”板塊爲例,該板塊主要依託文物資源的數字化,實現課程的交互性。學校副校長郭志濱用“長信宮燈”給記者作了詳細解釋。她說,這件“中華第一燈”的構造十分巧妙,宮燈內部的空腔是漢代人實現環保的訣竅。但是,在博物館的展櫃前,這件文物的內部設計是遊客很難看到的,文物數字化呈現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隨意拆卸、組裝、觀察這件數字文物的細節。同時,學生通過屏幕交互與探究還可以發現,當燈燭點燃時,菸灰順着袖管徐徐進入燈的內部,並通過底部放置的水盤實現過濾與淨化,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充分感受到了一兩千年前的“低碳環保典範”,進而對祖先產生了濃厚的敬佩之情。

館校合作育人仍需多方協同

隨着博物館教育的深入開展,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不可迴避的是,受到交通、安全、組織工作等多方因素的制約,不少師生對博物館教育如何走進學校充滿期待,渴望對某些“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有應對良策。採訪中,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高一(6)班學生李怡萱就坦言:“傳統模式下的博物館教育對組織學生前往要求較高,無法有效實現博物館教育常態化、高效化建設發展。”

對此,呂鵬表示,開展博物館教育,打造教育新場景,需要多方協同,尤其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和機制支持,這是長期有效合作的基礎,可以保證館校合作的可持續性。同時,館校合作的具體內容複雜而多元,涉及到課程資源開發、場館利用、教師培訓、學生活動等多方面,需要從頂層設計。而無論是單一項目合作還是長期合作,都需要多方人員協同工作,發揮特長,形成合力。

爲了解決當前博物館教育中存在的“卡點”,呂鵬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各自單位頂層設計的同時,加強橫向溝通合作,爲宏觀政策落地創造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加大對課程開發、場館利用、教師培訓、學生活動等館校合作成功經驗模式的梳理和理論研究,形成一套執行度高、有效的、可推廣的合作機制。同時,通過合作機制保障館校各方人員的交流,並利用各自優勢培訓對方人員,爲課程資源開發和場館利用等合作內容做好人力資源準備。更重要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爲建立館校合作新模式賦能。

文字:凌月雲 姜思瑤 常悅 張娜

編輯:蘇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