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技術完成 「深海紅寶石」成魚電共生潛力物種
水試所完成「赤鯥」人工繁殖技術,未來可覆育魚苗增加資源,更爲人工設施養殖鋪路,甚至可成魚電共生養殖潛力物種。記者胡瑞玲/攝影
有深海紅寶石之稱的「赤鯥」爲臺灣高經濟價值魚種,平均價每公斤1400至1700元,春節期間更飆漲到2500至3000元,農業部水試所長張錦宜表示,因應沿近海漁業資源缺乏,啓動資源覆育計劃,目前已完成赤鯥的人工繁殖技術,未來可覆育魚苗增加資源,更爲人工設施養殖鋪路,甚至可成魚電共生潛力物種,預估3年就會有初步成果。
張錦宜指出,赤鯥通常生存於水深400至600公尺的沿近海,色澤紅豔討喜,肉質細緻無小刺,又有豐厚油脂,非常受到饕客喜愛;由於赤鯥本身棲息在較深的海域中,不需要光線,若成功發展人工養殖技術,未來可成爲魚電共生的養殖潛力物種。
張錦宜表示,目前水試所已可穩定蓄養由深海採集的種魚,並透過人工授精技術孵化魚苗達3公分以上,繼日本2013年發表赤鯥人工繁殖技術後,近年每年都會在日本富士灣放流超過5萬尾魚苗。
張錦宜說,過去赤鯥撈捕後,因水壓改變,即使水試所設計減壓艙,要留做種原的赤鯥仍難以存活,去年整合海洋及繁殖漁業專家,並與東部漁船船長合作,瞭解到赤鯥產卵時多會游到水深200公尺處,當時帶卵赤鯥已自動減壓,撈捕後存活率大幅提升。
張錦宜表示,取得種魚後,以知本種原庫低溫潔淨的海洋深層水全程控溫進行種魚運輸,再由東港繁養殖專家接續進行人工授精後取得受精卵,歷經多次失敗後,今年1月成功將魚苗培育至3公分以上,並可問定攝取飼料,順利開發人工繁殖技術。
張錦宜表示,目前魚苗孵化率約1%,之後有望提升,未來也會持續往人工養殖技術前進,預估3年對赤鯥人工養殖技術就會有初步成果,目前就先培育魚苗,明年也會開始選定適合的海域放流。
水試所完成「赤鯥」人工繁殖技術,未來可覆育魚苗增加資源,更爲人工設施養殖鋪路,甚至可成魚電共生養殖潛力物種。記者胡瑞玲/攝影
水試所完成「赤鯥」人工繁殖技術,未來可覆育魚苗增加資源,更爲人工設施養殖鋪路,甚至可成魚電共生養殖潛力物種。記者胡瑞玲/攝影